至日南郊恭纪同徐嵋云文选孙三如考功黄率行验封限韵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

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

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

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

气肃牲牷登豆列,光浮玉帛鼓钟陈。

釐樽馨馥初将酒,燎火辉煌不尽薪。

煖入管灰宵动玉,漏催宫箭晚传银。

紫烟轻拂仙韶远,黄道重旋御仗新。

肃驾凫趋环左掖,庆成嵩祝彻中宸。

忭欢自叶迎阳义,抟捖知回造物仁。

九塞无虞烽尽息,万年有道福长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在至日南郊祭祀天地的宏大仪式。开篇“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两句,以“祗”、“罄”二字,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与虔诚之心。接着“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既展现了国家的忧患意识,又体现了对至高道德的追求。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描绘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庄重场景。“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祭祀的神圣氛围。接下来的“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两句,展示了文武百官的整齐排列,凸显了仪式的隆重和秩序的井然。

“气肃牲牷登豆列,光浮玉帛鼓钟陈”描绘了祭祀时的庄严场面,牲畜、玉器、钟鼓等物品的陈列,无不彰显着仪式的庄重与隆重。“釐樽馨馥初将酒,燎火辉煌不尽薪”则通过酒和火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热烈气氛。

“煖入管灰宵动玉,漏催宫箭晚传银”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了仪式的持续进行。“紫烟轻拂仙韶远,黄道重旋御仗新”描绘了祭祀时的祥瑞之象,紫烟轻拂,仙乐悠扬,黄道旋转,御仗焕然一新。

最后,“肃驾凫趋环左掖,庆成嵩祝彻中宸”表现了皇帝在仪式中的庄严行动,以及仪式结束后的庆祝。“忭欢自叶迎阳义,抟捖知回造物仁”表达了对太阳升起的喜悦,以及对自然万物的仁慈之情。“九塞无虞烽尽息,万年有道福长臻”则寄寓了国家安定、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朝皇帝在至日南郊祭祀天地的盛大仪式,以及这一仪式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先徽录十韵

汉代君家盛绝伦,明时奕叶远逾新。

一完白璧生庭玉,两获元珠擅席珍。

出应祯祥同凤览,诞繇仁厚并麟振。

积书早信儿能读,断织尝愁母见嗔。

弓冶相承蒙泽永,埙篪迭奏此情真。

衔鳣座上儒风古,扰雉田间吏术淳。

即墨不封翻是罪,原思何病但宜贫。

瞻云洒泪悲空罍,倾日怀丹叹穫薪。

丘壑尚堪容故我,耕樵总不愧前人。

天心倘在偏衡虑,世路难知漫怆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别友

一樽风雨至,孤剑暮云横。

意气知难老,何妨万里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山中杂吟(其一)

人迹真难到,奇花自在生。

原皆天女散,安得尽知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山中杂吟(其二)

引水遥通灶,裁山曲抱墙。

高楼窥树远,虚牖纳云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