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广袤的天空如明镜映照九州大地,最团圆的夜晚莫过于中秋佳节。
满身的冰晶光彩闪烁不息,大地的水面泛着光芒仿佛要流淌起来。
华山的倒影在清冷露水中显得更加峻峭,海门处狂风疾吹,白浪滔天。
因为你的照耀,让我心中的红尘之事清晰可见,一夜之间,愁绪竟少了许多。

注释

镜九州:形容天空清澈如镜,映照出整个九州大地。
最团圆夜:指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时刻。
冰彩:形容月光或冰晶般的明亮色彩。
愁人:指内心忧虑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的美丽景象和深沉情感。开篇即用“万里无云镜九州”来形容一个晴朗无云的大气环境,天空犹如一面镜子般清澈,可以映射出整个国家的轮廓。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中秋明月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统一、和平的向往。

紧接着“最团圆夜是中秋”强调了中秋节夜晚的月亮最为圆满,象征着家团圆、事业圆满的美好愿望。诗人通过这种写法传递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则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景象。月光如同细碎的冰雪覆盖在衣服上,却又轻盈得像不会真正落下,这是对明月清光的生动描写。而“遍地水光凝欲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似乎连静谧的夜晚都能听到水波荡漾的声音。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一句,则通过华山和海门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来烘托夜晚的气氛。华山的影子在清凉的露水中显得分外冷冽,而海门则是风急浪高,白色的潮汐拍打着岸边。这两种对比强烈的画面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丰富性。

最后,“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这里的“因君”可能指的是月亮,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人物。在这轮明月之下,诗人心中的忧愁似乎也随着月光的照耀而减轻了一些。这不仅是对中秋月的赞美,更是对亲情或友情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动。

收录诗词(32)

殷文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桂郎,一说又名举(见《宋类苑》 [2] )。初居九华,刻苦于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穿。与杜荀鹤、顾云友善。能诗,著述甚富。有《登龙集》、《冥搜集》、《从军稿》等,惜多散逸。子殷崇义,仕南唐,亦以诗文名世

  • 字:表儒
  • 籍贯:池州青阳
  • 生卒年:?~920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

出山三见月如眉,蝶梦终宵绕戟枝。

旅客思归鸿去日,贤侯行化子来时。

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閤方窥谢傅棋。

按部况闻秋稼熟,马前迎拜羡并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玉仙道中

莼鲈方美别吴江,笔阵诗魔两未降。

山势北蟠龙偃蹇,泉声东漱玉琤瑽。

古陂狐兔穿蛮冢,破寺荆榛拥佛幢。

信马冷吟迷路处,隔溪烟雨吠村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边将别

地角天涯倍苦辛,十年铅椠未酬身。

朱门泣别同鲛客,紫塞旅游随雁臣。

汉将出师冲晓雪,胡儿奔马扑征尘。

行行独止干戈域,毳帐望谁为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

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

先生鬓为吟诗白,上相心因治国劳。

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巢高。

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