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呈逢原

鸿雁最知时,未逃罗与网。

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往。

鸣蜩腹空虚,见喙因其响。

丹凤穴九霄,虞人常梦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几种动物为喻,探讨了生存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首先,鸿雁被提及,它们在季节变换时迁徙,但诗中指出它们未能逃脱人类设置的捕猎陷阱,暗示着即使自然界中的生物遵循其本能,也难以完全避免人为的干扰或捕杀。接着,鸣蜩(蝉)的形象被引入,它在空虚的腹部发出声响,似乎在强调其生存状态的脆弱和无助,同时也反映了其声音的穿透力和生命力。

最后,诗中将目光转向了象征高洁与神圣的丹凤,即凤凰,它栖息于九重天之上,却常常被狩猎者所梦寐以求。这一部分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追求权力、财富而忽视道德和自然和谐行为的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动物的生存困境,隐喻了人类社会中道德与利益冲突的现实,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

孙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览蓬莱观雪唱和谨成二首(其一)

重湖复岭去连延,氛霭消沈雪后天。

缥缈三山浮海上,参差群玉露峰巅。

使君宴集仍侵晓,迁客登临欲判年。

洒落尘怀对清绝,向来身世两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因览蓬莱观雪唱和谨成二首(其二)

蓬莱高阁与天同,雪过栏干万里空。

湖海乍惊银汉落,乾坤都在玉壶中。

扁舟漾漾思乘月,病骨飘飘欲御风。

辄莫画图传北阙,承明人更出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召伯斗野亭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初至汤泉

川谷閟深阻,天时正莽苍。

聊同不速客,来浴自然汤。

茂宰蔼休政,道人栖净坊。

恍如登十地,热恼顿清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