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武帝

生子曾知置齐鲁,自身却爱受何罗。

六鳌不戴林光瑟,覆辙相寻似火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生育儿子时就已知道要划分领土在齐鲁之地,
而对自己却深陷何罗之祸,命运多舛。

注释

生子:生育儿子。
置:划分。
齐鲁:古代中国两个重要的诸侯国,这里泛指领土。
自身:自己。
爱:陷入。
受何罗:遭遇何罗之祸,此处可能指政治上的困境或灾祸。
六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象征着天地间的大物。
不戴:不承载。
林光瑟:林间的光芒,可能象征希望或理想。
覆辙:重蹈覆辙,比喻再犯过去的错误。
相寻:寻找,这里指反复出现。
似火蛾:像扑火的飞蛾,形容不顾一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武帝》,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反思。首句“生子曾知置齐鲁”暗示了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通过推恩令等手段稳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儿子分封到山东(齐鲁之地)以削弱诸侯权力。然而,“自身却爱受何罗”暗指他晚年因宠爱近臣如江充、何人、罗网等人,导致巫蛊之祸,自身陷入困境。

后两句“六鳌不戴林光瑟,覆辙相寻似火蛾”进一步深化主题。"六鳌不戴"典故出自《山海经》,意指皇帝的权势无法长久,犹如六只大龟无法承载天柱,象征着皇权的衰落。"林光瑟"可能是指皇帝的华丽宝座或权杖,这里比喻为虚幻的荣华。"覆辙相寻似火蛾"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的君主重蹈覆辙,如同飞蛾扑火般盲目追求权势,最终导致悲剧。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揭示了权力更迭与人性弱点的主题,对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十)武帝

五十馀年四海波,建元三载尽征和。

中央寸土才无血,沃日浇天瓠子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咏史(其四)武帝

商车不足算缗来,桑孔咸阳悉茂材。

一撮茂陵无觅处,建章门户至今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其五)武帝

先帝斋宫内弄儿,阿娇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真才子,刘氏家传却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八)武帝

起上林苑赏方朔,发会稽兵惜虎符。

君侧此时三四辈,盍移东海换江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