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春晚雨声碎,天深云影低。

萧萧度远岫,脉脉涨前溪。

芳润归花蕾,清寒作燕泥。

池塘梦生草,碧色已凄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细腻而深沉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静谧之美。

首联“春晚雨声碎,天深云影低”,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细雨绵绵,雨声轻碎,天空深邃,云影低垂的景象。这里运用了“碎”和“低”两个字眼,生动地展现了春雨的轻柔与天空的深远,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萧萧度远岫,脉脉涨前溪”,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雨丝在远处山峦间飘洒,仿佛是轻柔的乐章在山谷间回荡;而雨滴汇聚,缓缓涨满前方的小溪,流淌出一种缓慢而悠长的韵律。这两句通过“萧萧”和“脉脉”这两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形容词,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芳润归花蕾,清寒作燕泥”,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微观的世界。春雨滋润着花蕾,使其更加饱满,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增添了生机;而清寒的雨滴凝结成燕子筑巢所需的泥土,预示着新生命的孕育。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尾联“池塘梦生草,碧色已凄迷”,将视线拉回到池塘边,描绘了一幅梦一般的景象。春雨过后,池塘边的草地似乎在梦中生长,一片碧绿,但又带着一丝朦胧与迷离。这不仅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短暂与易逝,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哲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春意

春鸟窥绿窗,踏落庭前花。

美人为之笑,鬓脚风中斜。

不惜花踏残,只愁鸟惊去。

姹娅背人飞,林深无觅处。

形式: 古风

平津閤晚雨

暮雨带风急,春云乱眼低。

凄凉倚虚閤,湍激瞰回溪。

烟远桃花浪,山寒锦障泥。

江乡何处是,天阔望中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春昼书怀

春院沈沈昼掩关,坐看云起面前山。

静中图史尤多味,身外功名已厚颜。

匣砚细磨鸲鹆眼,茶瓯深泛鹧鸪斑。

簿书粗了无馀事,更有何人似我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春雪(其一)

怪底春来煖太深,忽惊雪片堕层阴。

廉纤带雨初犹薄,散漫随风遽不禁。

光炫峰峦皆玉色,寒侵花木欲灰心。

沙阳逐客家何在,拥鼻凄凉但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