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耶孙氏挽诗

可堪风撼木,不见雪盈簪。

嫠纬愁春昼,儿书课夜深。

米盐毋我累,茕独是予心。

未报熊丸苦,寒堂服已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怎能忍受风吹树木摇晃,却看不见雪花满头簪。
寡妇在春天的白昼里满怀忧愁,孩子的书信直到深夜还在研读。
日常生活的琐事不再使我忧虑,孤独是我内心的常态。
还未报答熊丸的恩情,寒冷的厅堂里衣物已经堆积如山。

注释

可堪:能够忍受。
风撼木:风吹树木摇晃。
雪盈簪:雪花满头簪,形容雪大。
嫠纬:寡妇纺织。
愁春昼:在春天的白昼里感到忧愁。
儿书:孩子的书信。
课夜深:研读到深夜。
米盐:日常生活琐事。
毋我累:不再使我忧虑。
茕独:孤独。
予心:我的内心。
未报:还未报答。
熊丸:可能指人或物,这里代指恩情。
苦:恩情深厚。
寒堂:寒冷的厅堂。
服已廞:衣物已经堆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诗人以风撼动树木起笔,暗示了季节更替和环境的寂静。"不见雪盈簪"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寒冷,而"嫠纬愁春昼"则通过寡妇在春日里因思念而愁苦,展现了内心的情感纠葛。夜晚,孩子还在勤奋读书,"儿书课夜深"体现了家庭的勤奋与坚韧。

诗人感慨生活的艰辛,"米盐毋我累"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忧虑,但更强调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坚定,"茕独是予心"直接道出了诗人独自承受的孤寂。最后,诗人提及未能报答孙氏的恩情,"未报熊丸苦"暗指孙氏的辛劳和付出,"寒堂服已廞"则预示着孙氏的离世,诗人将要穿上丧服,表达哀思。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痛的挽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自己未能尽孝的遗憾。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临邛张夫人之葬某既先事为之识竁今日月有时而某俨在衰绖义不获往吊又不能为文以侑虞殡命儿冲代赋

殗叶重葩两大门,只凭道义世昏姻。

养成气质槐为芷,发见仪容竹有筠。

自是子能为国士,何须女必嫁官人。

世衰俗薄昏成市,三复碑铭愤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前利路运判冲佑李君挽诗(其二)

从橐心知旧,枢庭肺腑亲。

不从呼尔食,宁独曳其轮。

吴子杰魁士,黄公忠荩臣。

所知非所厚,亦足验为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前利路运判冲佑李君挽诗(其一)

笃谨宁违俗,清淳不近名。

几多岐上泣,独自吉中行。

岁晚露沾草,山空霜满荆。

南溪后月夜,的的为谁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郊祖帐赋五十六言呈刘左史

绿水青畦泼眼明,红英翠柏伴将迎。

春怀拍拍浑无极,王事匆匆苦有程。

迅驿星驰惊客梦,白袍鹄立唤人行。

所嗟文物寥寥甚,况忍同时别两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