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室即事

一簪残雪寄林亭,手把黄庭两卷经。

琴调养心安澹泊,炉香挽梦上青冥。

随缘久已均忧喜,玩世惟须半醉醒。

溪父园公殊未见,颓然谁与共忘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一簪残雪寄林亭,手把黄庭两卷经。
琴声调养心中宁静,炉香引导梦入青天。
随缘已久,忧喜皆平和,看透世事只需半醉半醒。
溪边老翁与园丁都未曾谋面,谁能与我共度闲适忘形的时光。

注释

簪:发簪,古人用来固定发髻的饰品。
残雪:残余的积雪,象征清冷或纯洁。
林亭:树林中的亭子,可能指隐居之地。
黄庭:古代道家经典《黄庭经》。
琴调:抚琴时的曲调。
养心:修养内心。
安澹泊:心境平静淡泊。
炉香:香炉中燃烧的香烟。
挽梦:引导梦境。
青冥:天空,这里指高远之处。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玩世:超脱世俗,不拘泥于世事。
溪父:溪边的老者。
园公:管理花园的人,也可能指隐士。
颓然:随意放松的样子。
忘形:忘记自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道室即事》,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道室中修身养性的生活场景。首句“一簪残雪寄林亭”,以“一簪残雪”象征清冷高洁,寄寓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次句“手把黄庭两卷经”,展现了诗人研读经典,追求内心平静的画面。

“琴调养心安澹泊”表达了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使心境淡泊宁静。“炉香挽梦上青冥”则借炉香袅袅上升的意象,寓意梦境超越尘世,直达天际,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理想。

“随缘久已均忧喜”表明诗人顺应自然,看淡世事,将忧喜视为常态。“玩世惟须半醉醒”则暗示诗人虽身处世间,但保持着清醒的自我,不完全沉溺于世俗的纷扰。

最后两句“溪父园公殊未见,颓然谁与共忘形”,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希望能有像溪父园公那样的朋友,可以一起忘却形骸,共享心灵的契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陆游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期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道室述怀

养心功用在还婴,肯使秋毫有妄情。

二寸藤冠狂道士,一编蠹简老书生。

狐妖从汝作人立,金价在吾如土轻。

地肺终嫌近朝市,明年溯峡上青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道室秋夜二首(其二)

道室生虚白,仙经写硬黄。

晨杯擎石髓,夜几照松肪。

眼力新生犊,心源百鍊钢。

何当登日观,万里看扶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道室秋夜二首(其一)

江上穷秋日,庵中独夜时。

丹灵驱竖子,神定出婴儿。

粱熟犹馀梦,柯摧未毕棋。

神仙元可学,往矣不须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道院

四壁长苔痕,经旬掩绿樽。

雨声清梦境,灯影伴吟魂。

摇落悲徂岁,漂流忆故园。

拟骚无杰语,千古愧湘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