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书感

万里西风雁叫天,梅江行尽客停船。

仙踪桃熟寻杨子,禅梦茶香證了拳。

南渡衣冠尊旧族,东山丝竹负中年。

疏慵已分渔樵老,时局休谈向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归隐的画面。首句“万里西风雁叫天”,以秋风中的雁鸣起兴,渲染出辽阔苍茫的意境。诗人乘船沿梅江而行,旅途疲惫后在江边停泊,暗示着对尘世生活的暂时告别。

“仙踪桃熟寻杨子”一句,借桃熟之景寓示隐逸生活,杨子可能是友人或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寻找的是超脱世俗的隐逸之道。“禅梦茶香證了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寻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主题,通过品茗入定,悟道成拳。

“南渡衣冠尊旧族”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自己家族荣誉的重视,暗示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东山丝竹负中年”则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错过了许多享受音乐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疏慵已分渔樵老,时局休谈向酒边”,诗人自嘲为渔夫樵夫般闲散,表示不再关心时局,只愿在渔樵生活中淡然度日,不再谈论世事,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丘逢甲作为清末文人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小住

小住为佳耳,仙人况好楼。

乡传石窟古,门对铁山秋。

县僻无车马,檐低见斗牛。

中宵犹看剑,杯酒强消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读白华草堂诗集

嘉道以还论粤派,谭张之外此名家。

瓣香故里尊红杏,养志高堂谱白华。

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鼗铎老天涯。

寻秋曾过诗人墓,重检残篇发浩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

四山风紧湿云流,落叶声中客倚楼。

蕙怨兰啼千里梦,蛩烟雁雨一城秋。

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

丛菊空留他日泪,故园烽火未曾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一)

满城歇风雨,重九天犹阴。

秋阴亦复佳,胜约行相寻。

平畴极城西,凉意生秋襟。

双桥艾坝窄,一径松坪深。

凄凉铁耕楼,无复诗老吟。

沿溪且北溯,残叶秋飘金。

林香醉人魂,潭影清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