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其一)

传经何处不登坛,三绝残编老尚看。

画里须眉犹若此,莫将生事付严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古代经典学习与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细腻观察。

首句“传经何处不登坛”,以“传经”和“登坛”两个词汇,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学者传播知识、传授经典的场景,无论在何处都能找到学习和教授经典的场所。这反映了古代教育的普及性和广泛性,以及学者们对知识传承的执着追求。

次句“三绝残编老尚看”,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经典书籍的珍视与持续阅读。这里的“三绝”可能指的是《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等经典著作,而“残编”则暗示这些书籍可能已经磨损或部分缺失。尽管如此,年长的学者仍然坚持阅读,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知识的渴望。

接下来的“画里须眉犹若此”,转而从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形象的画作,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敬仰。这里的“须眉”特指男性形象,诗人通过画中的形象,仿佛看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依然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莫将生事付严滩”,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与反思。严滩,即严子陵钓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严子陵的隐居之地。诗人在此处提出警示,不要将人生的追求和理想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过去,而是要立足当下,追求真实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句话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保持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视,也体现了对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审美欣赏,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深思熟虑。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文化和艺术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其二)

总角相亲四十秋,仙湖穗石记前游。

当时宾主俱青史,吾辈如何不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其三)

天空不碍九皋鸣,风递庭阴子和声。

千六百年形始定,祝君遐寿应嘉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王也夔行乐图二首(其一)

万卷曾开邺架,燕居如带荀香。

浪说陈侯冠玉,今看王氏琳琅。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题王也夔行乐图二首(其二)

斑衣舞罢此日,彩笔花开晓风。

诗思满怀未写,闲阶叶响梧桐。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