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庐山

望望庐山高,矗上青云杪。

下醮彭蠡波,苍龙出溟沼。

群峰势若趋,九水故萦绕。

岚光隐约间,云霞分窈袅。

南北望不殊,青苍邈未了。

昔有藏修人,千秋俨师表。

我行不及登,仰止空怀抱。

孤舟莽风烟,迸目飞双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舟中望庐山》由明代诗人华爱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远望庐山的景象与感受。

首句“望望庐山高,矗上青云杪。”开篇即以“望”字点题,通过“庐山高”和“矗上青云杪”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观,仿佛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接下来,“下醮彭蠡波,苍龙出溟沼。”进一步描绘了庐山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彭蠡湖波涛汹涌,仿佛苍龙从大海深处跃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活力。

“群峰势若趋,九水故萦绕。”描述了庐山周围群峰连绵,九条溪流环绕其间的景象,展现了庐山独特的地理风貌。接着,“岚光隐约间,云霞分窈袅。”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光影交错的迷人景色,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南北望不殊,青苍邈未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庐山都呈现出一派青翠苍茫的景象,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体现了庐山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昔有藏修人,千秋俨师表。”提到历史上曾有隐居修行之人,他们的精神风貌如同庐山一样,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后世的楷模。这不仅赞美了庐山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我行不及登,仰止空怀抱。”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亲自登山而感到遗憾,只能在心中对庐山高山仰止,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深深敬仰之情。

“孤舟莽风烟,迸目飞双鸟。”以孤舟在风烟中的漂泊,以及双鸟的飞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庐山的辽阔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华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泉卷为徐德安题

绝壑驶惊涛,穷探不可及。

遗迹嗟茫茫,天根任敷翕。

垂空鸟度愁,落涧云飞湿。

触石乃作声,静定固所执。

长趋渺江海,百折期归集。

清比在山同,润及群生濈。

澹交既以神,道器本相入。

千古濯缨心,褰裳试新汲。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长相思

长相思,路阻艰,美人一去何时还。

移灯夕听窗前雨,卷幔朝看湖上山。

兰房秋静金刀歇,懒把纨缯为君裂。

缝纫未得上君身,丝欲断时心已绝。

莲塘碧水翻鸳鸯,花开并蒂芙蓉香。

香风如挹美人面,露冷泥深空自伤。

形式: 古风

宿南渡

出郭离尘事,相将仙子槎。

晴帆南渡港,晚饭野人家。

风至鸣溪筱,潮回吐岸沙。

好山看渐近,应共尔餐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隐潭

峭壁欹谁凿,谽谺小有天。

下探翻仄石,仰睇落飞泉。

坐久衣裳冷,窥虚云日偏。

诗成不敢吐,生恐触龙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