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生归四明

昔年见子黄浦上,叉手向人持礼让。

石麟天马惊殊相,今年见子披云楼。

珠树凌空剑倚秋,乘槎归作广寒游。

杏花香里樱桃宴,草色罗袍碧于淀,明年此地重相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董生在不同场合的相遇,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时空的流转。首句“昔年见子黄浦上”,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黄浦江畔与董生初遇的情景,那时董生举止温文尔雅,展现出谦逊之态。接着,“石麟天马惊殊相”一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两人之间不凡的缘分或才华,如同石麟与天马般独特。

“今年见子披云楼”转而描述了当下相聚的场景,董生似乎已成就非凡,站在高处的披云楼之上,象征着他的志向高远。随后,“珠树凌空剑倚秋”一句,以珠树和倚空之剑为喻,进一步赞美董生的才华横溢,仿佛秋日里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乘槎归作广寒游”则表达了对董生未来成就的期许,希望他能像乘木筏游向月宫的仙人一样,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享受超凡脱俗的生活。接下来,“杏花香里樱桃宴”描绘了宴会上的温馨氛围,杏花的香气与樱桃的甜蜜交织,象征着友情的甜美与和谐。

“草色罗袍碧于淀”一句,通过生动的色彩对比,展现了宴会上宾客们的服饰之美,以及自然景色的清新宜人。最后,“明年此地重相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来年能够再次与董生在此相聚,延续这份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董生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彼此成就的由衷赞赏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送秦用中文学

玉真台下三间屋,屋后有松前有竹。

广文先生双鬓秃,长对青藜夜深读。

有时不巾亦不服,独跨瘦驴携短仆。

五老峰前看秋瀑,有时芒鞋步江澳。

月落诗成江鬼哭,石底流泉手亲掬。

归来煮茗窗下宿,清梦蘧蘧谢粱肉。

鸟声堕枕猿挂木,红日三竿睡初熟。

食罢晓盘歌苜蓿,为剪溪云封尺牍,长安故人劳远目。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送钱士宏监税杭州

城头旭光翻早鸦,水部使者驱行车。

行车悠悠向何处,未到行曹先到家。

行曹去家馀百里,槜李西来岸如砥。

吴岫云连越岫云,西湖水接东湖水。

鄂王庙前春草青,苏公堤上花冥冥。

炎州逐客应相别,想见鸰原万里情。

形式: 古风

孺子宅送程南昌

豫章城南高士眠,豫章太守榻常悬。

汉廷使者召不起,土室蓬门江水边。

江水悠悠朝市改,故国荒凉宅安在。

墟里遥看变夕烟,墓田谁为羞春?。

使君五马双朱轮,露冕乘春意气新。

下车先问南州客,恐有当时下榻人。

形式: 古风

醉中赠王少尹

阳城少尹才且贤,佐邑三载名流传。

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

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

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

城馆寒灯开夕筵,银河挂窗山月偏。

欲醉不醉心茫然,天明一笑上马去,他日重逢赤黻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