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光地的《榕村》,描绘了他在一处历经三纪岁月建成的居所——榕村的景象。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从初建到如今已过多年,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涯如同泛舟于波涛之中,时间漫长而难以计数。榕树增添了村庄的深远与阴郁之美,山涧流水不断,诗人又引水疏导源头,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悉心经营。
在榕村中,诗人建造了高阁远眺青山,开敞的亭台连通四面窗户,前轩和南舍则俯瞰着鲁侯茅屋,显得宁静而雅致。诗人在这里不仅是为了修身养性,也期待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时光匆匆,转眼间已过多年,诗人感叹自己并未因年老而停止追求,而是命数使然,仿佛有神灵守护着他的命运,引导他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描绘榕村的景致和个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