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右承郭北山房

栖托难高卧,行藏且岁时。

从来燕客放,不怪楚人疑。

时有青霞想,惭无玄豹姿。

名山堪蜕骨,不遣报家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处境的矛盾心情。首句“栖托难高卧”,透露出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但又难以实现,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接着,“行藏且岁时”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从来燕客放,不怪楚人疑。”这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燕客放,可能是指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暗含了诗人希望得到赏识和重用的心愿;而楚人疑,则可能源自屈原的遭遇,象征着世态炎凉和人心的复杂。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也流露出对世道人心的深深忧虑。

“时有青霞想,惭无玄豹姿。”诗人想象着在青霞缭绕的山中隐居,却自谦自己没有像玄豹那样深沉内敛的气质,这既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自己能力或身份的一种自我审视和谦逊。

最后,“名山堪蜕骨,不遣报家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在名山大川中寻求解脱,摆脱世俗的束缚,但又担心家人得知后会担忧或不理解的心情。这里既有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也有对亲情的牵挂和责任的考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华容孙兆孺山人

江上逢孙楚,山中问鹖冠。

秋云玄阁冷,夜雨敝貂寒。

壮发何时变,衰颜此日看。

岁华摇落尽,何处有江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宿玄石山月下望洞庭湖

五粒松枝酒,三花道士居。

山空月愈白,湖阔水同虚。

腾化术难就,纵横计巳疏。

欲知投老地,惟有学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兆孺赴岳州府谒李刺史

木落章华晚,帆飞梦泽云。

莫挥长别泪,不是久离群。

鹦鹉休先赋,兰膏恐自焚。

诸蘋幸可荐,为我吊湘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北归留别兆孺

泽国寒仍早,江城木叶稀。

何人歌杕杜,有客赋无衣。

沅芷宜修佩,商芝可疗饥。

相思付朔雁,还共楚云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