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早起》,由明代诗人宋登春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时分的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的交融。
首句“临水惭鱼乐”,诗人站在水边,看着水中自由自在游弋的鱼儿,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惭愧。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而自己却身陷尘世,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接着,“瞻云忆所钦”一句,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中的白云,思绪飘远,回忆起自己曾经向往的事物或理想。白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自由的精神,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匣中惟宝剑,世上羡黄金。”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宝剑代表了勇气与决心,黄金则象征着财富与地位。诗人身处世间,虽然拥有宝剑般的勇气与追求,但世人普遍羡慕的黄金却难以触及,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留滞防人面,凄其损客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的无奈与痛苦。留滞,意为停留、滞留,暗示诗人因某些原因无法前进或行动受限;人面,指人情世故、人际关系。诗人担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受到阻碍,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行动,也损害了他人的感情,使人心生凄凉。
最后,“春来每起早,兰泽一长吟。”春天到来,诗人每天早早起床,独自在兰泽(兰草生长的地方)旁吟诵诗歌。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勤奋与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综上所述,《早起》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现实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不乏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自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