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

永夜刀鸣动箾中,起看征雁各西东。

山怜虎阜从波涌,路识阊门与帝通。

待客荆卿愁日晚,舣舟渔父畏天风。

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名为《永夜》。诗中描绘了深夜时分,刀声在竹林中回响,诗人起身观察南飞的大雁各自向西向东飞行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山和水为喻,表达了对虎阜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通往阊门的道路与帝都相连的感慨。随后,诗人通过荆轲的故事,表达了日暮时分的愁绪,以及在风雨中停泊船只、渔父畏惧天风的景象。最后,诗人感叹往昔众多的知心朋友,此刻却未能一同分享心声,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孤独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詶陈生

百里相思路阻纡,每承遗札讯何如。

绝交巳广朱生论,发愤终成太史书。

笠泽水清连底日,虞山叶落到根初。

从今世事无烦问,但掩衡门学种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钱行人邦寅

李白真狂客,江淹本恨人。

生涯从吏议,直道托群伦。

之子才名重,相知管鲍亲。

起风还鹢羽,决海动龙鳞。

孤愤心尤烈,穷愁气未申。

彫年黄浦雪,残腊玉山春。

贯日精诚久,回天事业新。

南徐游历地,傥有和歌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

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

风期尝磊落,节行特崎岖。

坐识人伦杰,行知国器殊。

论兵卑左氏,画计小阴符。

世事陵夷极,生涯阅历枯。

人情来轥藉,鬼语得捓揄。

郭解多从客,田儋自缚奴。

事危先与手,法定必行诛。

义泄神人愤,欢腾里闬呼。

匣馀剸兕剑,櫜解射狼弧。

卦值明夷晦,时逢听讼孚。

邑豪方齮龁,狱吏实求须。

裳帛经时裂,南冠累月拘。

橐饘谁问遗,衣食但支吾。

薄俗吴趋最,危巇蜀道俱。

每烦疑载鬼,动是泣岐涂。

畜是樊中雉,巢邻幕上乌。

霜因邹衍下,日为鲁阳驱。

抱直来东土,含愁到海隅。

春生三泖壮,雪尽九峰纡。

异郡情犹彻,同人道不孤。

未穷怜舌在,垂死觉心苏。

大义摧牙角,深怀疐尾胡。

奸雄频敛手,国士一张须。

知巳怜三衅,名流重八厨。

欲将方寸报,惟有汉东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赠潘节士柽章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

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

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

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

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

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

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

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

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

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

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

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

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

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

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

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

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

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