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大愁》是清代诗人吴希鄂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宏大。
诗开篇“天荒荒,地眑眑”,描绘出天地间一片荒凉寂寥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接着“寥落万年豪圣少”一句,感叹历史长河中真正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寥寥无几,表达了对世事沧桑、英雄末路的感慨。
“一旦有之坐以槁,令此革党更扰扰”两句,描述了某位英雄或杰出人物的出现,却最终因种种原因而陷入困境,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这里的“革党”可能指革新派或改革者,他们虽有抱负和行动,但最终未能实现理想,反而引起更多纷扰。
“君臣日旰益草草”则进一步描绘了政治环境的混乱与急迫,君臣之间忙于应对各种危机,显得焦头烂额。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接下来,“我今忽有怨,怨天不速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不满,似乎在责怪上天没有让时间快速老去,以减轻人间的痛苦与苦难。
“不然手揭浮云,喝破青天十万丈,置我牢愁天之上”则是诗人想象中的壮举,他渴望能够拨开迷雾,揭露真相,将自己置于高处,以摆脱内心的愁苦。这种超脱现实、追求真理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我愁置天上,炯炯瞳瞳,亿千万年,任汝下人瞻以望”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愁苦能够得到永恒的释放,成为后人仰望的对象,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大愁》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政治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真理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