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曾在宫廷中侍奉皇帝的经历,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曾上銮坡侍玉堂”,描绘了诗人曾经在皇帝身边,身处高贵之地的情景,暗示了他过去的荣光。次句“朝衣新惹御袍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亲近和荣耀,通过衣物上的香气传递出宫廷的华贵氛围。
第三句“传宣暖阁天颜近”,写诗人有机会接近皇帝,感受到天子的威严和温暖,暗示了他对皇帝的敬畏和忠诚。“奏近年台午漏长”则借午夜漏声漫长,寓言时间流逝,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接下来,“化国有人悲短梦”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短暂仕途的哀叹。“幽都无地仰余光”则表达了对皇帝恩泽不再,自己无法再受庇护的失落感。最后两句“从容顾命分明语,一日伤心泪万行”,通过皇帝临终时的从容交代,展现了诗人对皇帝去世的深深哀痛,泪水如注,表达了对故去君主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宫廷生活的回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