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宫行

姑苏宫,九层金台半虚空。

雕楹璇题斗皎洁,中有妖姬似明月。

西见洞庭秋镜开,水华百里盘宫来。

越王采女能水戏,仙舟如龙旌曳翠。

羽盖晴翻橘柚香,玉笙夜送芙蓉醉。

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

形式: 古风

翻译

姑苏宫中,九层金台半空悬
精美的雕梁上刻着华丽的诗句,明亮皎洁如月光,宫中有位美姬如明月般照人
向西望去,洞庭湖如秋镜展开,水波荡漾,百里水面映照着宫殿
越王的妃子擅长水上游戏,她们乘坐的仙舟如龙游动,拖曳着翠绿的旗帜
晴天时,羽扇翻飞,带来橘柚的香气;夜晚,玉笙声声,让芙蓉花醉人心扉
归来的船只平静无波,你无需担忧,只需随波逐流,从低处慢慢升至高处

注释

姑苏宫:古代苏州的皇宫。
半虚空:仿佛悬浮在空中。
雕楹:雕刻装饰的柱子。
璇题:华丽的题字。
妖姬:美丽的女子。
似明月:如同明亮的月亮。
洞庭秋镜:秋天的洞庭湖如镜子般清澈。
水华:水面泛起的光彩。
越王采女:越王的妃子。
仙舟:神话般的船只。
羽盖: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橘柚香:橘子和柚子的香气。
归帆:归航的船帆。
君:对人的尊称。
劳:担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宫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九层金台半虚空"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宏伟气势,金台屹立,直达云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雕楹璇题斗皎洁"则是对宫中的装饰和建筑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一种精美绝伦、光彩夺目的景象。

"中有妖姬似明月"一句,引出了诗中的女神形象,她如同明月般清澈脱俗,是这座宫殿中的瑰宝。接下来的"西见洞庭秋镜开",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水面如同一面秋日的镜子,平静而又深邃。

"越王采女能水戏"一句,通过历史典故点缀现实,使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仙舟如龙、旌曳翠羽的描写,则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想象,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最后两句"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参观之后的心境和情感。归帆而去,心中充满了平静与满足,而那高高的金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不停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宫及其周遭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追求永恒的审美情怀。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织妇词

百日织綵丝,一朝停杼机。

机中有双凤,化作天边衣。

使人马如风,诚不阻音徽。

影响随羽翼,双双绕君飞。

行人岂愿行,不怨不知归。

所怨天尽处,何人见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经旧游

游鱼怀故池,倦鸟怀故窠。

故山系归念,行坐青巍峨。

羸马经旧途,此乡喜重过。

居人无故老,倍感别日多。

但见野中坟,累累如青螺。

凉风日摇落,桑下松婆娑。

叹息追古人,临风伤逝波。

古人无不死,叹息欲如何。

朅来遂远心,默默存天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经秦皇墓

左岗青虬盘,右坂白虎踞。

谁识此中陵,祖龙藏身处。

别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

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

山河一易姓,万事随人去。

白昼盗开陵,玄冬火焚树。

哀哉送死厚,乃为弃身具。

死者不复知,回看汉文墓。

形式: 古风

经隐叟

行蹋门外泉,坐披床上云。

谁将许由事,万古留与君。

虚洞闭金锁,蠹简藏鸟文。

萝景深的的,蕙风闲薰薰。

余有世上心,此来未及群。

殷勤讳名姓,莫遣樵客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