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凉联句

披襟纳晚凉,微雨洒回廊。

松吼虬龙怒,稻翻云雾黄。

新词称绝唱,爽气协清商。

更到山城远,檐铃代击梆。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傍晚乘凉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披襟纳晚凉”,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乘凉。诗人敞开衣襟,迎接晚间的清凉,既写出了环境的舒适,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微雨洒回廊”一句,以轻柔的雨滴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诗意的氛围。微雨不仅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凉意,也为回廊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松吼虬龙怒,稻翻云雾黄”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松树在微雨中的姿态和稻田的金黄色调。松树仿佛怒吼的虬龙,充满了生命力;稻田则如同被云雾笼罩的金色海洋,展现出丰收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新词称绝唱,爽气协清商”两句,将诗人的创作与自然界的清爽之气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新作的自豪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深切感受。这里的“新词”既指诗人的创作,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爽气协清商”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最后,“更到山城远,檐铃代击梆”两句,将视角转向远方的山城,通过檐铃的声音代替传统的梆声,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这一细节处理,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遐想和对生活多样性的欣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杏林春意

杏坛作孔道,杏林鸣仙居。

儒医次第业,董樊先后车。

三部脉息会,一点灵台虚。

移此药天下,何必论刀圭。

形式: 古风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其一)

招提清欲水,不许点尘侵。

径曲履痕薄,云封塔影深。

佛说幻于古,人心巧似今。

几多朝市客,方寸有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其二)

野寺寻真处,凭高望眼遥。

天心留胜槩,人语在层霄。

俗气从前避,清歌取次饶。

明朝南北梦,嘉会惜寥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

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

忽然疑砥柱,何处觅瀛洲。

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

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