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宿扳罾渡口

水涸舟易胶,舟人时复喧。

暮阻沙岸侧,野旷地亦偏。

问津尚云远,西日已含山。

寒林北风急,飞鸟尽来还。

泊舟悔不蚤,兀坐默无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扳罾渡口泊舟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氛围。

首句“水涸舟易胶,舟人时复喧”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水位下降,船只容易搁浅的场景,同时通过“舟人时复喧”这一细节,展现了船工们忙碌与紧张的状态。接下来,“暮阻沙岸侧,野旷地亦偏”描绘了傍晚时分,船只被迫停靠在沙滩边的情景,远处的田野显得格外空旷,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问津尚云远,西日已含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前方道路的疑惑与迷茫,以及时间的流逝。随着太阳逐渐下山,山影渐长,时间的紧迫感更加凸显。最后,“寒林北风急,飞鸟尽来还”描绘了夜晚来临,寒风吹过树林,鸟儿归巢的画面,既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寂静,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循环。

“泊舟悔不蚤,兀坐默无言”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他因未能早些停泊而感到后悔,独自坐在船上,陷入了沉默。这种情绪的转折,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反思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思的夜晚泊舟图,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节为朱彦明乃堂作

苦节良独难,慈训尤不易。

有儿归义方,庶矣柏舟誓。

百年未亡身,祗为家门讣。

于今幸两全,辛苦遂初志。

他年泉台路,良人见无愧。

形式: 古风

蚤过山庄避暑用陶韵

侵晨理孤棹,山居将避喧。

好风忽南来,吹我乌帽偏。

宿鹭未移渚,落月犹在山。

候门两稚子,问我何时还。

高山与流水,此意向谁言。

形式: 古风

山亭晚眺用陶韵

山中多白云,深谷芝可采。

吾慕陋巷贤,箪瓢乐不改。

尘世饶风波,桑田倏成海。

人寿知几何,河清讵能待。

淡薄顺吾常,庶矣寡尤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和答雪湖见怀及述怀各二首(其一)

束发履宦途,妄意遵伊周。

遭逢误明主,黾勉三十秋。

乞骸赋归来,荒芜念田畴。

所学期不负,此志终遂否。

飘飘赤松子,聊复从之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