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枢密挽诗(其二)

夷考公言行,真成肃悯孙。

星枢绳懿武,月殿媲隆恩。

契阔成三世,凄凉隔九原。

壮夫襟上泪,并为两师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考察夷考公的言行,确实如同尊敬的孙辈一般肃穆怜悯。
他的威仪如同星辰的枢轴,美德如同月亮宫殿的光辉,比隆重大恩德。
经历了三代人的离合悲欢,如今凄凉地分隔在生死之隔的九泉之下。
壮志男儿的眼泪,都化作对两位师长的深深怀念。

注释

夷考公:古代尊称,可能指某位有威望的前辈。
肃悯:恭敬而怜悯。
孙:这里指晚辈或尊敬的对象。
星枢:比喻威严或权力的核心。
绳懿武:约束并发扬武德。
月殿:清冷而神圣的宫殿,象征美德。
隆恩:深厚的恩惠。
契阔:离合聚散,形容世事变迁。
九原:古代指墓地,这里指逝者。
壮夫:指有志气的男子。
两师垣:两位师长的墓垣,也可理解为对逝去师长的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宇文枢密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宇文枢密的深深哀悼和对其品德与功绩的敬仰。"夷考公言行"赞扬了宇文枢密的公正行为和高尚品格,"真成肃悯孙"则暗示他如同尊敬的先祖般令人肃然起敬。"星枢绳懿武"比喻他的军事才能如同星辰般璀璨,"月殿媲隆恩"则形容他的恩德如同明月般照耀,深得皇上的信任和人民的爱戴。

"契阔成三世"表达了宇文枢密家族的深厚根基和他在多个世代中的重要地位,"凄凉隔九原"则表达了诗人对宇文枢密去世后的悲凉感,以及阴阳相隔的无奈。最后两句"壮夫襟上泪,并为两师垣",诗人将自己的哀痛之情融入宇文枢密的精神世界,将自己和宇文枢密的情感紧密相连,仿佛他们的精神壁垒共同屹立。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庄重的挽诗,通过对宇文枢密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宇文枢密挽诗(其一)

人物眇然甚,天胡不慭公。

北风鸣槭槭,西火乱蓬蓬。

襄鄂谁专阃,江淮孰总戎。

是应当馈叹,曩日镇江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安宣抚生日(其一)

知是皇家几世仁,天开人物作长城。

元崇雅号济时相,景略真成间代英。

天路旂常铺绩用,中原草木识威名。

北征西略公馀事,应念同胞百万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安宣抚生日(其二)

疏戆烦公刮目看,肯持谀语祝加餐。

千钧弩上机宁易,百尺竿头步转难。

事遇快时聊复忍,民当急处略须宽。

扫除荆棘栽梨枣,累璧重圭耐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安总领生日(其一)

犹记仙翁护玉关,版图半壁手提还。

每惊荡潏风波后,多谢经纶父子间。

元是烂柯观已熟,故应当局祇如閒。

几人钱谷鞭中老,双鬓何曾点一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