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刘鹗的《大通驿阻风》描绘了诗人秋季北行时遭遇强风阻碍的困境。"秋晚方北征"点明了季节和行程,"朔风撼平地"形象地展现了风力之大,震撼着大地。诗人反思自己的延误并非天意,而是人为的困难和计划的不足,"差迟百计非,留滞岂天意"表达了对自身延误的自省。
"十日九不前,半月始千里"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艰难和缓慢,"功名要多艰"暗示了诗人追求功名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他认识到成功不易,需要经历更多磨砺的道理。最后两句"少折轻疾心,进德良在是"告诫自己要放下急躁,以坚韧的心态去提升品德,这正是诗人从困境中得到的人生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成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我修养和坚韧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