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题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其二)》由清代诗人曾广钧创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我昔少年亲杖履”,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亲自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接着“黄金白璧赏歌诗”一句,描绘了诗人以珍贵之物赏识诗歌的场景,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为言龙虎无疲困,道在鸢鱼求本师”两句,借用了“龙虎”与“鸢鱼”的形象,寓意人生道路上的挑战与探索,强调了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即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内心之道永存不息,寻求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尔日风流犹旦暮,当时襟抱已天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心境的追忆。尽管时间如白驹过隙,但当时的豪情壮志仿佛仍在眼前,如同远行至天边般广阔无垠。
最后,“出门一望成今古,清霅前横何所之”两句,诗人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感叹世事变迁,眼前的景象似乎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清霅(霅,读作zhà)作为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时空背景或情感寄托,而“何所之”则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探寻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