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易台

点易台边路,荒荒蔓草茸。

能留太古石,犹有六朝松。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

泉斋今不见,凭吊夕阳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安诗的《点易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沧桑的历史画面。首句"点易台边路,荒荒蔓草茸",以点易台为背景,展现出小径两侧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能留太古石,犹有六朝松",强调了台边的古老石块和历经六朝风雨依然挺立的松树,暗示着这里曾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通过描绘山涧的流水声和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最后两句"泉斋今不见,凭吊夕阳春",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泉斋的怀念,以及在夕阳春色中凭吊古迹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思与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点易台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

安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文节遗琴为新安吴素江作

精灵原不死,三尺剩琴材。

天地红羊劫,江山白雁哀。

孤臣余涕泪,故国久蒿莱。

好和竹如意,冬青无数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润臣将之官武林绣山饯之于公邸同人分韵赋诗并乞吴君冠英绘图以纪得惜字

杯酒欲为欢,离怀那可释。

识面三十年,始自相公宅。

立雪依山阳,函丈联讲席。

五载中书省,出入同左掖。

仕宦先气节,交游岂形迹。

兄事重增羞,师资实怀益。

借书经仇校,催诗急逋索。

每从问掌故,星斗信手摘。

有时出郊原,并辔振轻策。

郁葱树森栝,突兀塔立石。

回头见苍鹿,病卧傍木栅。

叹此山林姿,轻作风尘客。

沽饱上市楼,明镫照霜夕。

更深不言去,往往遭眼白。

清寒启深堂,户大众辟易。一斗不盈?,春色明琥珀。

行乐爱及时,忧来忽相迫。

将母我南归,泣血目空赤。

君则胡为者,暂脱薇垣籍。

风起榑桑阴,雾涨波斯舶。

城郭付苍茫,何处王乔舄。

陟岵惊心神,填海駴魂魄。

相见两无言,中情永脉脉。

长沙冬月书,高堂幸清适。

禄养岂易谋,欢承庶无斁。

武林好湖山,诗人所共癖。

春雨米家船,秋风谢公屐。

矫首五云中,天涯傥咫尺。

主宾各缱绻,悲愁杂笑剧。

且复拌一醉,此日足可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苏州吊徐庄悯公

系缆城边瓦砾堆,当年歌舞锦帆开。

仓皇揖盗谁流毒,慷慨临戎必倚才。

早有豺狼酣卧榻,竟看麋鹿上层台。

尚留一死垂青史,西市何人亦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纪梦

驱车出我里,周道方倭迟。

半涂怅阻绝,舍车行委蛇。

忽然入广厦,碧树交阶墀。

转转得湫隘,荒岁不可治。

就中一仄径,仰首山嵚巇。

沿缘升其顶,怪石愁伏狮。

下视浊浪高,风帆莽东驰。

北流界一线,水色清涟漪。

号咷出水底,入耳心惊疑。

旁有二士语,落漈固如斯。

深渊万万丈,一羽沈若遗。

堕落果何代,终古声在兹。

闻之增叹惋,却立神为疲。

打窗夜雨急,蛩响徒伤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