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自解

琴剑萧条,碌碌因人,天涯几年。

尽美人香草,群嗤屈子,乘槎凿空,我愧张骞。

蝶梦飞来,鹃声催去,一缕吟魂微似烟。

空怀抱,任茫茫天壤,未许人怜。

书城百尺高悬,便终老斯乡不羡仙。

也焚香煮茗,自呼高士,吟红写翠,还算奇缘。

月本无情,天原不语,问到无声声更酸。

平生事,拼春风词笔,赋尽悲欢。

形式:

鉴赏

这首《沁园春·自解》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王易所作,词中流露出词人的孤寂与自我解嘲之情。开篇“琴剑萧条,碌碌因人,天涯几年”描绘了词人境遇的落寞,感叹自己才华被埋没,漂泊异乡多年。接着,“尽美人香草,群嗤屈子,乘槎凿空,我愧张骞”借屈原和张骞的典故,表达对自己遭受误解和未能实现抱负的无奈。

“蝶梦飞来,鹃声催去,一缕吟魂微似烟”运用了梦境和啼鹃的意象,寓言自己的才情如烟般飘渺,无人理解。词人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空怀抱,任茫茫天壤,未许人怜”,表明他虽遭冷遇,但仍坚守自我。

下片转向生活态度,“书城百尺高悬,便终老斯乡不羡仙”表达了词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放弃读书和追求,对神仙生活的淡然。他自比为高士,享受焚香煮茗的生活,认为这是一种奇缘。“月本无情,天原不语,问到无声声更酸”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月亮和天空的沉默更增添了词人心中的酸楚。

结尾“平生事,拼春风词笔,赋尽悲欢”直抒胸臆,表示词人愿意用全部的才情书写人生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他的豁达与坚韧。整首词情感深沉,词风独特,体现了词人面对逆境时的自我反思和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新乡道中

青山笑我,百日催人,年来书剑飘零。

曾几何时,此间又作长行。

长安莫问倦旅,似随风、春絮秋萍。

征尘满,又连朝风雨,阻住归程。

客路嘶残羸马,任黄沙瘗恨,碧草无情。

惟有平林,遥天一抺青青。

盼他雨馀渐霁,喜林稍、清脆蝉声。

行暮矣,有炊烟、一缕远迎。

形式:

消树江云.自度曲,忆京中诸友

午窗独倚南薰畅,一编悄度残昼。

猛忆前番,短烛清言,明月夜深时候。

恰待长相守,更魂销,别离还又。

分携后,江云渭树,何时尊酒。

怕重问,三载京华,檐雨篝灯,盈盈冷泪殷袖。

况是如今,岛瘦郊寒,风趣也非依旧。

尘梦今无有,问天涯、故人知否。

空翘首、一痕落日,数行烟柳。

形式:

减兰.封署古唐槐

绿阴如盖,密叶交枝凝暮霭。

青眼怜伊,阅尽沧桑又几回。

屯云挂月,月暗云迷清欲绝。

若问前因,我亦槐阴梦里人。

形式:

渡江云.初秋

风檐迎玉露,青梧报候,一叶落池边。

怪花开花谢,秋去秋来,景物换年年。

已凉未冷,便早夜、将息都难。

问近来、悲秋宋玉,可否异从前。恹恹。

未秋先病,到晚偏愁,正孤帏梦懒。

曾不记、看花紫榭,步月红阑。

罗云缕缕招人望,望故乡、千叠云山。

能遂否、乡心张翰今番。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