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戛玉寒生五夜秋,晚来风过响飕飗。
自然天籁宫商叶,何必伶伦截管求。
这首诗《风竹》由清代诗人许青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中竹林的美妙景象。
首句“戛玉寒生五夜秋”,以“戛玉”形容风吹过竹叶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玉石相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秋夜之中。接着,“晚来风过响飕飗”进一步描绘了风起时竹林中的声音,用“飕飗”这一拟声词形象地表现了风声的悠长与清冷,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晚风轻轻拂过竹梢的声音。
后两句“自然天籁宫商叶,何必伶伦截管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工雕琢的反思。诗人认为,自然界中竹叶随风而动所发出的声音,就如同音乐中的宫商角徵羽,是天籁之音,无需人为去寻找或创造。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完美,也暗含着对艺术创作应追求自然、回归本真的思考,即真正的艺术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流露,而非刻意雕琢的结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竹之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本质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不详
潇湘一枕梦初圆,千个团栾濯碧涟。
且待新晴凉月出,携琴试与和流泉。
巍巍圣德,孰与比隆。知言有素,浩气常充。
战国邪说,莫知所终。辟之距之,不愧禹功。
乃审厥像,勒石鸠工。尊为圣配,奉诸学宫。
其容作肃,惟貌则恭。蓬瀛瞻仰,多士尊崇。
而今而后,吾道已东。
孤岛潜连赤嵌中,洪涛万顷归艨艟。
南望鲲身路杳杳,北看鹿耳波瀜瀜。
楼台缥缈成蜃气,鱼龙出没翻蛟宫。
远屿晴时如一粟,紫澜生处回长风。
荡胸始觉云梦小,放眼方知天地空。
大壑苍茫望未了,日脚插入秋波红。
曾经沧海难为水,况极蓬瀛东复东。
碧油制就腻罗纨,冒雨行来蔽体宽。
兼采棕榈消暑湿,也偕袯襫禦春寒。
濛濛丝散分如织,点点珠跳泻即乾。
最好天晴横翠桁,绿蓑影外一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