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淳吴季舒

江左高人吴季舒,蓬蒿满径闭门居。

十年自著《幽通赋》,四海相传《却聘书》。

淮水观镫名藉甚,隋堤折柳意何如。

风尘澒洞霜华晚,归去淳湖老钓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对高人吴季舒的赠诗。首句“江左高人吴季舒”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称其为江南地区的高雅人士。次句“蓬蒿满径闭门居”描绘了吴季舒隐居的生活场景,门前小路被野草遮掩,显示出他的淡泊与宁静。

“十年自著《幽通赋》,四海相传《却聘书》”两句赞美吴季舒的才学和品格,他十年来专心著述,写出深奥的《幽通赋》,并拒绝了外界的聘请,坚守自我。淮水观镫和隋堤折柳都是典故,前者可能暗示吴季舒的名声远播,后者则表达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询问他对折柳送别的态度。

尾联“风尘澒洞霜华晚,归去淳湖老钓鱼”描绘了晚年生活的画面,吴季舒在动荡的世事中选择回归淳朴的湖边生活,垂钓度日,体现出他的超然和淡泊。整首诗通过描绘吴季舒的隐逸生活和高尚情操,表达了诗人对其敬仰和羡慕之情。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冒辟疆移家诗

西园公子妙谈棋,南国娇娆工扫眉。

云雨凄凉《神女赋》,江山寥落党人碑。

妆楼镫火低鬟影,禅榻茶烟飏鬓丝。

画里浮家风景好,吴宫花发早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子德检讨归养(其一)

高卧荆山三十年,朅来待诏赋《甘泉》。

身依北阙君门下,梦绕西京亲舍边。

抗疏遽辞彤管侍,归田仍赐彩衣旋。

闲居频向燕台望,阊阖云深隔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子德检讨归养(其二)

都亭把酒送君归,渭水高堂志不违。

筑圃正逢红稻熟,扶筇常看白云飞。

未酬君命臣犹壮,暂解朝班世已稀。

千里莼羹吴地远,自怜乡思欲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严给谏入都

汉京雅重严夫子,未许桐江把钓竿。

重起千门看橐笔,传闻三省喜弹冠。

天回紫塞龙鳞动,日射青蒲鹿角寒。

又见趋庭真御史,一家骢马满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