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绪为悼念同年的朋友孟汝珍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孙绪在诗中表达了对孟汝珍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深切惋惜之情。
首联“赋罢长杨梦奠楹,尽将经济负生平”描绘了孟汝珍才华出众,却未能施展于世的遗憾。长杨,原指汉代宫殿,这里借指孟汝珍的才华;梦奠楹,则是用典,表示孟汝珍虽有才华,但未能在政治经济上有所建树,辜负了他的一生。
颔联“北堂奄弃三迁教,东野空留一日名”进一步表达了对孟汝珍早逝的痛惜。北堂,古代指母亲居住的地方,此处暗指孟汝珍的母亲;三迁教,用典,意指孟汝珍的母亲在他幼年时多次迁移,希望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最终未能如愿。东野,用典,指孟郊,与孟汝珍名字相似,暗示孟汝珍的才华与名声如同孟郊一般,可惜未能长久。
颈联“物理有心摧俊杰,人生无福是聪明”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物理,自然法则;有心,指上天有意;俊杰,指才华出众的人;无福,指没有得到应有的命运眷顾。这两句诗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公,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不幸。
尾联“妻儿共抱终天恨,洒泪新阡草正荣”表达了对孟汝珍家人悲痛心情的同情。妻儿,指孟汝珍的家人;终天恨,指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新阡,指新近安葬的墓地;草正荣,指墓地周围的草木生机勃勃,反衬出人的离世之悲。这一联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残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逝去友人才华未展、生命短促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命运不公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