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嘉禾道中和江皋

鸭鸭随波,莺莺坐树。天涯芳草疑无路。

恼人只有燕梢船,浓春又向船中度。

斗酒香留,题襟墨聚。菜花黄了忘归去。

韦娘髻子晓妆成,今朝定出湔裙否。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嘉禾道中和江皋》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日行旅的生动画面。厉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沿途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鸭鸭随波,莺莺坐树”,开篇即以“鸭”、“莺”两种常见于江南水乡的生物,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鸭子在水中悠闲游弋,莺鸟则栖息枝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天涯芳草疑无路”,随着视角的延伸,诗人将视线投向更远的地方,远处的芳草似乎延伸至天边,给人以无限遐想。然而,“恼人只有燕梢船,浓春又向船中度。”燕子掠过水面,船只穿梭于春色之中,春天的气息仿佛在船中流转,让人心生欢喜。

接下来,“斗酒香留,题襟墨聚。”描述的是旅途中的小憩场景,斗酒助兴,墨迹汇聚,文人雅士在此交流诗文,留下墨宝,增添了旅途的文化气息。

“菜花黄了忘归去。”菜花盛开,金黄一片,吸引着旅人驻足欣赏,甚至忘记了前行的脚步,体现了春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最后,“韦娘髻子晓妆成,今朝定出湔裙否?”韦娘,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这里借指女子。早晨梳妆打扮,是否准备出门游玩?这一问,不仅反映了对女性日常生活的关注,也暗示了春天出游的习俗,充满了生活情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风光与人文活动,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也有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深情赞美。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露华.玉簪秋海棠同置小瓶词以写之

楚云梦远。觅鬓底瑶肪,悄在秋苑。

素萼乍攲,遮住青鸾轻扇。

最怜付与红儿,只隔幔纱遥见。

凉飔度,嫣然笑拈,闹扫初绾。明河坠露分半。

称香浸铜瓶,胭粉零乱。几点唾壶情泪,翠襟吹溅。

倚妆静看搔头,又恐一枝敲断。

丹白想,亭亭夜深自遣。

形式: 词牌: 露华

浣溪沙.乙卯冬日同抱朴载酒过湖酹耕民殡宫作

一棹迎霜拂晓开,非关乘兴访疏梅。

断云叫彻玉龙哀。

鸡酒有情应恋此,湖山如梦可重来。

陇泉幽咽语初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南乡子.题挥扇士女图

思梦髻慵梳,鹦鹉惊回倚井梧。

扇影似人人似月,圆初。十六盈盈十五馀。

并蒂点红蕖,更有关心好句书。

不用近前频掩面,生疏。水院云廊见也无。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蕙兰芳引

尘沁短衣,话前事、倦途亭午。

向畏景新秋,官柳自垂万缕。

繫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

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

粉絮吹帘,柔枝萦扇,拥髻曾诉。

念好个江南,争似路旁低舞。少年容易,鬓霜早聚。

憔悴多、长梦画桥烟浦。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