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阳映屋拥书眠,梦想钟山一慨然。
投老安能长忍垢,会当归此濯寒泉。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怀。诗中的“朝阳映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晨景,阳光透过窗棂照耀在书案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安逸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浸于梦想之中,心向往着钟山,那里是他理想中的精神寄托。
“投老安能长忍垢”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清贫生活的乐观态度。"会当归此濯寒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未来某个时刻能够回到这片清幽山水之间,沐浴在清冷的泉水中,洗净尘世的污垢,达到心灵的澄明。
王安石通过这短短几句,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隐逸情怀,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精彩展示。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头重到太宁宫,玉佩琼琚在眼中。
歌舞可怜人暗换,花开花落几春风。
桃李石城坞,饷田三月时。
柴荆常自闭,花发少人知。
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已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月,送我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