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作所作,名为《为翟守赋双桧》。诗中描绘了公馆内历经百年变迁,仅余两棵桧树屹立于江边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交融,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的赞美。
首联“公馆萧条百岁馀,独存双桧向江隅”描绘了公馆的荒凉景象,历经百年沧桑,唯有两株桧树孤独地生长在江畔,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永恒。
颔联“山川云雨时时会,造物风霜隐隐扶”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山川云雨的变幻莫测与风霜的默默守护,共同塑造了桧树坚韧的生命力。
颈联“后土不埋龙蜕骨,赤霄端有凤将雏”运用了神话传说,以龙蜕骨和凤凰育雏的典故,寓意桧树虽历经风雨,但其生命力如同凤凰涅槃,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醉翁草木皆堪敬,闻道邦人画作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草木也值得尊敬,同时也暗示了桧树的形象被人们所铭记,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寓言故事,表达了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