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青冢

谁吊千年冢,芳魂唤不醒。

雪连沙外白,春带塞南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

花曾辞汉苑,草不似胡庭。

妾死匈奴在,风悲壮士经。

遥怜斑竹泪,鼓瑟和湘灵。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吊青冢》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描绘青冢的凄美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

首联“谁吊千年冢,芳魂唤不醒”,以设问开篇,引出对青冢中长眠者的哀思,暗示其灵魂虽已逝去,却仍能唤起后人的怀念之情。接着,“雪连沙外白,春带塞南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青冢周围冬夏两季截然不同的景色,以雪的洁白与春的青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则表达了对逝者无法挽回的遗憾与对生者无法释怀的痛苦。诗人通过祭奠的动作,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花曾辞汉苑,草不似胡庭”两句,以花与草的变迁,隐喻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交融。花曾经在汉苑盛开,而今却不再;草原本生长于胡庭,如今却融入这片土地。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是文化传承与融合的象征。

“妾死匈奴在,风悲壮士经”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牺牲与坚守的思考。女子虽死犹在匈奴,壮士的足迹被风吹拂,寓意着历史的痕迹难以抹去,英雄的气概永存人心。

最后,“遥怜斑竹泪,鼓瑟和湘灵”以斑竹的泪水和湘灵的鼓瑟声,营造出一种哀婉动人的氛围,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斑竹的泪水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湘灵的鼓瑟则是对亡魂的慰藉,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情而又悲壮的画面。

综上所述,《吊青冢》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哀悼之歌,也是对生命、时间、文化变迁以及人性光辉的深刻反思。林希逸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个人的感慨与历史的厚重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菜飞黄蝶

古竹疏篱畔,无人菜自长。

双飞蝴蝶好,一样野花黄。

簇簇青无数,翩翩意欲狂。

色鲜凝晓露,翅薄弄朝阳。

正拟和根拔,因怜恋叶忙。

今宵须梦化,随逐过山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刻烛

玉笋班头客,文章绝代奇。

奉璋陪内宴,刻烛赋新诗。

指认红莲影,安排丽藻辞。

绝嫌痕已迫,只恐句来迟。

花烬将残处,宫袍欲夺时。

宠荣归佩晚,金炬出天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高议排金门

立个黄金马,君黄第几门。

伊人来草莽,高议动乾坤。

劲气层云上,孤忠一缕存。

未通青琐籍,先献白衣言。

只为豺狼怒,那知虎豹尊。

客星如入兆,昨夜在天阍。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潮回日射星

有底平沙上,辉辉不暂停。

潮回阴未夕,日射灿如星。

落水归何处,斜阳照远汀。

浮光看闪闪,散地见荧荧。

拟泛槎寻石,知非草化萤。

晚来河汉白,渔火满沧溟。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