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苕溪雪夜》由明代诗人李遵所作,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后,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夜晚乘船出行的情景。
首句“作客经冬尽”,点明了诗人作为客人的身份,经历了整个冬季。接着“扁舟雪夜孤”一句,通过“扁舟”和“孤”字,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中。
“赋成飘似絮,饮罢苦如荼”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的创作比作飘落的雪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饮罢苦如荼”则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思考的煎熬与内心的挣扎。
“饥口怜喧雀,拳毛对宿凫”描绘了诗人观察到的自然景象,通过“喧雀”与“宿凫”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宁静的和谐共存。
最后,“苕阴回棹处,春草订西湖”预示着诗人即将返回的地点,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里的“订西湖”不仅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也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雪夜乘舟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