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甫兄采松花和茯苓作饼饵见贻诗以酬答

并刀剪龙髯,长镵斲木瘿。

蝶粉糁玄霜,撚作松苓饼。

石臼碾轻尘,冰纨筛枯梗。

和以蜜脾脂,清沁灌肺冷。

微黄似鸦雏,丹的点妆靓。

又如累滇棋,数十不盈皿。

萧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

竹扉犹未启,墙外闻人警。

贻来金盒儿,颗颗周完净。

初观委难辨,小咀亦深省。

问渠来何方,松花撷山顶。

间渠和何味,茯苓收药箵。

道人戴竹冠,羽扇临丹鼎。

少妇纤手调,玉童汲阶井。

念彼百艰成,供我一馋领。

顿嚼三十九,似砾投深井。

石火试陶铛,沃以松萝茗。

轻松乍迸牙,香韵才灌顶。

冷然两腋风,谡谡吹松影。

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

呼童走药肆,为买茯苓莛。

百钱刚一斤,铢两犹未整。

二月松树花,开遍閒冈岭。

长竿打一遭,粉腻沾衣领。

谁云解疗饥,如虎得蚱蜢。

闻君山厨内,采摘盈筐秉。

愿作拷栳团,一餍淘河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羽甫兄采集松花与茯苓制作饼饵的过程,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如“并刀剪龙髯”、“长镵斲木瘿”等,形象地描绘了采集材料的场景;“石臼碾轻尘”、“冰纨筛枯梗”则展示了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精细处理。

诗中还穿插了对制作环境的描述,“萧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通过“竹扉犹未启,墙外闻人警”等句子,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通过“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等诗句,表达了对美食的渴望与满足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传统食品制作的艺术美感,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哲理,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岭上逢何文起

相逢梅岭上,问我何时归。

休问我来归,看我去时衣。

我衣去时新,归来化淄尘。

岂但化淄尘,点点渍泪痕。

男儿志四方,非我恋乡里。

我病日缠绵,我归良有以。

问我病中情,我病难取譬。

一日复一日,但觉形神瘁。

君语曰无损,强饭善自将。

去路与来程,一一为我详。

自从十一月,辛苦离家乡。

是月廿九日,办装发五羊。

陆路殊劳顿,雨雪又难当。

沾病抵濛里,信宿驿馆旁。

馆舍荒凉甚,居人逐虎狼。

病间礼南华,催程过黄塘。

是时有一仆,苦病泪汪汪。

初十度梅岭,就买南安船。

舟次善将息,稍觉体气痊。

立春到赣州,吉安过小年。

一程到市汊,前病又复然。

阻风彭蠡口,归心日日煎。

却与舍弟别,涕泗交潺湲。

元旦又五日,买舟始言旋。

屡屡写家书,无人寄一字。

时时望家乡,无由缩地至。

今朝逢故人,恍如隔世事。

我有家中人,大小平安否。

君言俱平安,我恐顺应口。

我有中怀绪,仓卒难记忆。

就中所记者,略语难周悉。

君行年初四,我返年初五。

两行皆逆水,舟行那得驶。

来时乡中事,约略为我陈。

乡景想如昨,乡情果日新。

浓淡园中景,聚散社中人。

那处过从数,那个来往亲。

扶留青叶翠,新鲜槟榔核。

持出共对嚼,珍重故乡物。

家僮来问讯,软语相宽慰。

还顾波涛侣,唧唧复娓娓。

大小各情亲,人情亦复尔。

离合见悲欢,所贵同臭味。

君今荣趋府,我独倦垂翅。

浮沈各异路,浊水清尘比。

前村笳鼓闹,人来迓车骑。

旌旄蔽崇冈,蹲蹲走官吏。

登车君于迈,策蹇我回避。

形式: 古风

题松柏同春卷

陟彼高冈,松柏楚楚。于日于朝,以风以雨。

日月之行,荡乎其中。山川喷薄,不出其所。

根盘太古,苍鬣虬枝。洗髓泬漻,濯魄玄夷。

白云在天,红日在地。精灵出没,与之游戏。

二仪一象,四气唯春。松耶柏耶,后众卉存。

形式: 四言诗

和泂酌亭诗

往来井井,于彼于兹。众口如瓶,曷辨渑淄。

一土攸生,厥味莫齐。舌司鉴衡,匪曰泉私。

清圣浊贤,君子是仪。既好其辨,爰系之诗。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和观棋

登岸造极,筑基累址。义取其争,和不为美。

设险似兵,坐隐若士。雌雄未分,黑白唯二。

投鞭断流,探穴取子。袖手徒观,当局忘味。

惊矢落雕,游丝系鲤。制胜以谋,纵擒在指。

败还自葺,胜勿浪喜。艺之云乎,道如斯耳。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