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林君谊父得英石名其室曰矸斋予易以介室

柳侯谓楚南,多石而少人。

至今英道閒,异石何嶙峋。

乃知五行气,中土为秀民。

降才既匪易,自弃奚不仁。

伾文一日炎,乃以焚其身。

林君若知此,是石当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柳侯曾言楚南之地,石头众多而人丁稀疏。
直到如今,那里的道路仍显得空旷,奇形怪状的石头格外突出。
由此可知,中土之地因五行之气汇聚,养育了优秀的人才。
然而,要降服这样的才智并非易事,自己放弃又何其不仁。
那些才华横溢之人一旦傲慢自大,最终会如同烈火焚烧自身。
如果林君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应当在这些石头上刻下教诲。

注释

柳侯: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谓:说。
楚南:古代地名,今湖南南部。
英道:清静的道路,比喻贤者之道。
閒:同'闲',空旷。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中土:中原地区。
秀民:优秀的人才。
匪易:不容易。
自弃:自我放弃。
伾文:才华出众。
一日炎:形容一时显赫。
焚其身:比喻自取灭亡。
林君:泛指有识之士。
书绅:在石头上刻字,作为警示或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永嘉林君谊父得英石名其室曰矸斋予易以介室》。诗中,诗人通过对永嘉林君得到一块奇异石头(英石)的描述,表达了对人才选拔与社会风气的感慨。柳侯曾言楚南之地多石少人,暗示人才难得。诗人认为,像英石这样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出众,但往往不易被发掘和任用,如果自己放弃机会,实非明智。他以伾文(一种石材)为例,指出即使一时显赫,也可能因过度追求而自焚。最后,诗人建议林君应深刻理解这个道理,将这块英石的寓意刻在衣带上,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并善用人才。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石头象征人才,探讨了人才的识别、培养和使用问题,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韵(其一)

有生同得本来公,凛凛渊冰保降衷。

多愧行年称有子,长怀当日谢无功。

羁踪不称歌三拜,浅量难堪酒一中。

饮尽玉瓶天地阔,不知身客楚台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生朝李肩吾贻诗次韵为谢

肩吾作诗庆五十,矜我颠跻授之絷。

因思五十义最精,造化机缄斯出入。

君看五位相生成,前荡后摩如授揖。

至于五衍宜有穷,泽火趋新承井汲。

作圣工夫方自兹,为人生活知非急。

昔人于此叹始衰,血气虽衰义逾集。

蹇余不学晚知非,方把斯心验存蛰。

独嗟道远莫致之,愿与始终谋不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用真景元韵题豫章朱正父湖山清隐诗卷

乾坤尔阔着吾庐,水绕山环仁知居。

君友东湖徐孺子,我闻西洛邵尧夫。

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閒非圣书。

聊借斯言相赠勉,乐颜之乐即颜徒。

形式: 七言律诗

任宜人挽诗

家声门九戟,庭秀树三株。

阃范闲金燧,林风莹玉壶。

未经亲绛幔,何遽作黄垆。

凝睇两竿竹,醇情一束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