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荐吴江北雁来,几看文阵夺标回。
鸰飞鹊喜情何限,龙化鹏抟兆有开。
礼部定知当一得,大廷端可压群才。
春秋正学非阿世,莫作公孙愧草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所作,名为《送恭叔兄赴省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首句“秋荐吴江北雁来”,描绘了一幅秋天大雁飞临吴江之景,通过“秋荐”二字,既点出了季节,又暗示了送别之情。雁在古代常被赋予离别、思念等意象,这里则是对远行友人的一种呼唤和寄托。
接着,“几看文阵夺标回”,诗人通过军事比赛中夺取锦旗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才能出众的赞赏。这里的“文阵”指的是文人的聚会或是科举考试,而“夺标”则代表着在竞争中取得优胜。
第三句“鸰飞鹊喜情何限”,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喜悦和赞许之情。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与鹊(即乌鸦),在这里象征着高洁与机敏,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由衷赞美。
“龙化鹏抟兆有开”一句,则是借用了道教的神话故事,形容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龙凤般的化身,预示着其未来将会有所成就。
在“礼部定知当一得,大廷端可压群才”两句中,“礼部”指的是古代负责科举考试的官署。诗人认为友人的才能,在礼部的认定下,将会脱颖而出,成为最杰出的存在。在大庭广众之中,其才华足以压倒其他所有的人。
最后,“春秋正学非阿世,莫作公孙愧草莱”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这里的“春秋”指的是《春秋》这一儒家经典,“正学”则是正统的学问。诗人劝勉友人要坚守正确的学术态度,不要像公孙贤(古代的名士,曾为人作伪草书)那样因追求世俗的浮华而自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传统文化符号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无限赞赏。
不详
一笑相逢此道同,别来木末几青红。
自怜老去北窗下,犹得身栖广厦中。
良夜拟乘千里月,神山竟隔一帆风。
赠行更愧留行者,遮道歌翻别驾功。
清才宁合驾缇车,天上新分竹使符。
此去专城重摩抚,向来涉笔几嗟吁。
南州想见歌何暮,北府犹闻戒疾驱。
更恐掖垣须敏手,未应千骑出重湖。
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
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
鼎来穷巷方今日,胜读残编已十年。
西望犹能话离索,秋风来共钓鱼船。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
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
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