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叹

白日忽西沉,明霞亦渐没。

浮云弥四野,阴风转萧瑟。

魑魅出幽丛,执我夜行客。

感物愤叹生,昼逢多髣髴。

惜哉命运屯,无以脱斯厄。

人鬼同所归,人祸殊惨烈。

我今在尘网,恨恨何时歇。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愤叹》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迫时内心的愤慨与无奈。

首句“白日忽西沉,明霞亦渐没”,描绘了一幅日落西山、霞光消逝的画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预示着接下来的黑暗与挑战。接着,“浮云弥四野,阴风转萧瑟”两句,通过描述弥漫的浮云和凄冷的阴风,营造出一种压抑、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面临的困境与孤独感。

“魑魅出幽丛,执我夜行客”形象地描绘了邪恶力量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中的妖怪(魑魅)突然从隐蔽的丛林中现身,威胁着夜行的旅人(诗人自己),象征着社会上不公与险恶的存在,对诗人的威胁与压迫。

“感物愤叹生,昼逢多髣髴”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和遭遇的深切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愤慨与叹息。即使在白天,诗人也感到恍惚与不安,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惜哉命运屯,无以脱斯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与无奈,感叹自己无法摆脱当前的困境与厄运,流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和悲哀。

最后,“人鬼同所归,人祸殊惨烈。我今在尘网,恨恨何时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人与鬼虽有别,但最终都难逃死亡的命运,而人间的灾祸却异常残酷。诗人自认被困于世俗的束缚之中,内心的愤怒与痛苦何时才能平息,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愤慨。

收录诗词(111)

叶太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所伤

贫贱迫驱人,出门践严霜。

恶风吹广陌,游子不归乡。

寒鸟鸣北林,饥乌立东墙。

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

一身不自保,寡妇泣空房。

银屋开绮筵,玉壶盛酒浆。

列席难具陈,盘中荐河鲂。

嘉宾燕高会,长歌激清商。

不知死者苦,但言生者康。

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谇小儒

鹓雏育毛羽,五彩耀太阳。

乘猋腾双翰,翻翔穷八荒。

清晨吞沆瀣,日夕饮玄霜。

千里垂玉音,匹群唯凤凰。

瞻彼升云翼,未敢与颉颃。

何况鸒斯鸟,啾啾蒿下翔。

一高复一下,形响讵相当。

如何不量力,延颈徒仿偟。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雪日朗公见过乃有此赠

薄言客天都,雪花一夜厚。

高卧众峰巅,梦饮酌北斗。

忽报朗公来,使我梦却走。

披衣与之坐,莲花出其口。

灵光寒照人,空色消万有。

送之出门去,残雪在枯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人臾予干谒为之答

人生无贤愚,得势自飞扬。

贵贱既以分,求亲反其常。

须用就颜色,仰视苦不遑。

世路有危机,自爱免祸殃。

昔在孔子门,原宪得升堂。

毋谓狷者隘,干求耻莫当。

在家贫亦好,斯语有酌量。

守而能勿失,吾道有辉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