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至赠蹈中韵

人非不知我,知之欲何求。

钱塘一都会,江湖水悠悠。

岂无美少年,亦有杖白头。

吾侪出入地,汎乎不系舟。

急谋斗升尔,颜面那用羞。

忆昔南渡来,衣冠几春秋。

世道递升降,人物稀复稠。

纡朱怀金者,信足乐辈俦。

细思黏鱼竿,家山本田畴。

朔风吹眼眵,触事风马牛。

且如诗中仙,可以追逐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和仲至赠蹈中韵》。诗中描绘了对人生、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人非不知我,知之欲何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理解与反思,认为人们并非不懂得彼此,但追求的目标却各不相同。接着,“钱塘一都会,江湖水悠悠”描绘了繁华与宁静并存的景象,暗含着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思考。

“岂无美少年,亦有杖白头”对比了青春与老年的状态,反映了生命的不同阶段。而“吾侪出入地,汎乎不系舟”则以舟喻人,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不定。

“急谋斗升尔,颜面那用羞”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认为在追求生活所需的同时,不应过分在意面子问题。接下来的“忆昔南渡来,衣冠几春秋”回顾了历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

“世道递升降,人物稀复稠”描述了社会风气的更迭,以及人口密度的变化,暗示了时代背景的复杂多变。“纡朱怀金者,信足乐辈俦”讽刺了那些追求财富地位的人,认为他们虽乐于与同类为伍,但未必真正快乐。

最后,“细思黏鱼竿,家山本田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宁静的田园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朔风吹眼眵,触事风马牛”则以自然现象比喻人事的无常与混乱。“且如诗中仙,可以追逐不”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希望如同诗中的仙人一般,自由自在地追求心中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和昌甫

相望隔异县,但愿加餐饭。

悠悠鸡唱晨,寂寂钟鸣晚。

是中或欣佳,聊以寄颓懒。

有时得片言,经旬答寸简。

会当固穷斋,汲井为洗盏。

形式: 古风

和校官

识赏调固佳,咏叹心愈转。

载吟复载啸,我亦为之衍。

至味寄和平,浮辞谢雕篆。

因思交断金,是必德胜琏。

方来二三友,往往钱万选。

主人好事者,托兴每不浅。

坐令浣花翁,索酒望云巘。

淋漓颠倒间,感旧或未免。

薰风吹壶觞,落日照盘馔。

沟流水声远,虑淡物自遣。

形式: 古风

和伯辉去岁所寄兼怀曾君锡左司

山扃竹林居,神情为之凝。

泉仙墨妙挥,特令人眼明。

是岂有心哉,亦匪不平鸣。

其仙今如何,帝所振金声。

枕曲刘伯伦,漱石孙子荆。

既言委陆沉,颇谓乃峥嵘。

放身尝一游,面势既经营。

极知天下士,不但同年生。

襟期两嘉尚,岁月有馀情。

我亦老宾客,祇欲身中清。

槁项秃发矣,空吟泽畔行。

形式: 古风

和元立使君起字

敢为蚍蜉憾,谩作蒹葭倚。

荒唐北溟鱼,怪诞南柯蚁。

朗吟韵已分,更酌盏可洗。

挥手问黄山,夜半笙鹤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