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卢跃龙在杭州为民解决争端时的场景与心境。首句“虞芮代质成,穿林入径行”以古代典故起笔,虞芮两国因土地纠纷而求教于周文王,最终通过公正裁决达成和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深入民间,不畏艰难,为百姓解决纷争的决心。
“是非无我相,案牍悟前因”两句,揭示了诗人处理案件时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通过审阅文书,反思过往,寻找问题根源,展现出其深厚的法律素养和人文关怀。
“列仗惊群牧,传呼乱偶耕”描绘了现场的紧张氛围,当官府人员出现时,牧羊人和农夫们纷纷停下工作,表现出对官府权威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工作的影响力。
“浮名吾愧汝,休羡使君荣”则是诗人对自己与民众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他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追求的名誉与地位,比起民众的幸福与安宁,显得微不足道。最后,诗人劝告民众不必羡慕高官显贵的荣耀,真正的价值在于生活的平和与内心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卢跃龙作为官员的公正无私、深入基层、为民解忧的形象,也体现了他对权力与荣誉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