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苇雨中老,乱荷霜外凋。
多情惟白鸟,常此伴萧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的湿地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
“疏苇雨中老”一句,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疏散的芦苇在连绵的秋雨中显得有些衰老,这里的“老”字不仅形容了苇草的状态,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事物沧桑的一种感慨。
接下来的“乱荷霜外凋”则描绘出一片混乱中枯萎的荷花。霜冻后的荷叶已经失去了夏日的繁盛,凋零了一地,这景象不仅是自然界的衰败,更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与哀伤。
“多情惟白鸟”一句,以“多情”的形容词来描绘那只白鸟,表明这只鸟不仅是景象中的一部分,更承载了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孤独、淡泊或是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常此伴萧条”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境遇的接受与沉醉。那只白鸟常伴随着诗人在这萧瑟凄凉的环境中,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最为荒寂的自然界,也能找到生命的陪伴和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湿地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孤独、沧桑以及生命之美的独到感悟。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
只是垂杨最先得,每朝来觅向东枝。
岭上生来月似磨,岩前断去云如削。
遥闻褐吏叩高林,应是雷公催采药。
朔风吹雪满横湖,众鸟归栖日欲晡。
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
隋氏廷中列百官,几人风节动朝端。
越公事势炎如火,独有梁毗会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