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千古乌程新酿美,玉觞风过粼粼。

歌声未办起梁尘。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夙有辞华惊乙览,传闻献颂东巡。

未应握节久宾宾。一封驰诏旨,却醉上林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自古以来,乌程的新酒醇厚优美,晶莹的玉杯中,微风拂过泛起涟漪。
歌声未能激起梁上的灰尘,仿佛来自九天的持斧仙人,降临成为华丽的使者。
他早有才华令乙览惊讶,传言他曾献诗庆祝皇帝东巡。
他不应长久地作为宾客,等待被接纳。一封圣旨到来,他却在上林苑醉倒春风中。

注释

千古:自古以来。
乌程:古代地名,今浙江湖州。
新酿:新酿制的美酒。
玉觞:精致的玉制酒杯。
歌声:歌唱的声音。
梁尘:形容歌声之妙,能引起尘埃飞扬。
九天:天空最高处,象征神仙或极高的地位。
持斧客:神话中的仙人,手持斧头,象征权力和技艺。
辞华:文采华丽。
乙览:乙览,古代官职名,此处代指有才华的人。
献颂:献上赞歌或颂词。
东巡:皇帝出巡东方。
握节:掌握节度,比喻掌握权柄。
宾宾:谦逊有礼的样子,此处指长期居于宾客地位。
一封驰诏旨:一封迅速传达的圣旨。
上林春:上林苑的春天,古代皇家园林。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宋代词人葛胜仲的作品,以酒、歌和政治寓意为题材。开篇"千古乌程新酿美,玉觞风过粼粼",描绘了乌程(今浙江湖州)美酒的醇厚与斟酒时的优雅景象,酒香随风飘动,令人陶醉。"歌声未办起梁尘",通过歌声的强大魅力暗示宴会上的欢乐气氛,甚至能引发尘埃飞扬。

接下来的"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暗指有高官降临,可能是指皇帝或朝廷使者,他们穿着华丽,犹如绣衣,带来了重要的使命。"夙有辞华惊乙览,传闻献颂东巡",表达了词人期待已久的赞誉和颂扬,期待着皇帝东巡时能听到他的赞美之词。

最后两句"未应握节久宾宾,一封驰诏旨,却醉上林春",表达了词人不愿长久屈居人下,希望能凭借才华得到重用,一封圣旨到来,他便能在春天的上林苑中畅饮欢庆,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饮酒、歌舞为背景,寓言仕途升迁,展现了词人的才情与对仕途的渴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二月二十二日锦薰阁赏花

槛外奇葩江外种,娇春未减鞓红。

画楼晴日敛云峰。佛香来海岸,蜀锦荐灯笼。

今夜那忧杀风景,酒花来斗妖浓。

江梅冷淡避春风。明朝来纵赏,应醉绮罗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章圃赏瑞香二首(其一)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碧琉璃色映群峰。更携金凿落,来赏锦薰笼。

调客旧留□月旦,此花清软纤秾。

未饶兰蕙转光风。赤阑呈雅艳,翠幕护芳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

秋水莹精神。靖节先生太逼真。

谈麈生风霏玉屑,津津。爽气泠然欲侵人。

一座尽生春。满引琼觞已半醺。

更把黄花寿彭祖,盈盈。数阕新声又遏云。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二)九日

拂槛晓云鲜。销暑楼危竦半天。

曾是携宾当荐九,开筵。度水萦山奏管弦。

黄菊映华颠。千骑重来已六年。

楼下东流当日水,依然。更对周旋旧七贤。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