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千山时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首句“群峰峙日脚,似云不似山”,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群山环绕、日光映照的壮丽景象,山峰仿佛是飘浮在空中的云朵,既非云又非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西风吹不变,始知山意閒”两句,通过西风的吹拂,表现了山的宁静与自由,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山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灵异召真喜,如逢故人欢”则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中遇到的惊喜与愉悦,仿佛遇到了久违的老友,情感真挚而热烈,增添了诗作的人情味。
“骋目代登足,浮云偕往还”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他以心灵之眼代替脚步,与浮云一同游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亲近。
最后,“无计促飞马,翻恨山难攀”两句,表达了作者虽有心接近、探索这神秘而美丽的山峦,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遗憾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山的敬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千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