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盆中蜡梅,春深始花

守孤芳,回暖律,风信到香海。

半展檀心,疏蕊冻初解。

依依纸阁云窗,天寒日暮,镇凝想、入时眉黛。

暗中待。枝上无数蜂黄,东园正挑菜。

唤起幽禽,相忆岭云外。

总然炉火无温,屏花如睡,岁华换、春光长在。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盆中蜡梅在春深时节绽放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

首先,“守孤芳,回暖律,风信到香海。”诗人以“守孤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蜡梅独自绽放于冬末春初的景象,暗示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随着“回暖律”的到来,春风轻拂,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仿佛是大自然的信使,将春天的信息传递给每一处角落。这里的“香海”则比喻为弥漫着蜡梅香气的空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半展檀心,疏蕊冻初解。”蜡梅的花瓣半开,如同檀木般深沉的颜色,透露出一种内敛而优雅的美。疏落的花蕊在初春的寒冷中逐渐解冻,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蜡梅在严冬后的复苏,也寓意着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

“依依纸阁云窗,天寒日暮,镇凝想、入时眉黛。”诗人通过“纸阁云窗”这一意象,描绘了蜡梅在昏暗的环境中静静地绽放,仿佛一位静谧的女子,即使在寒冷的日暮时分,也保持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运用了“入时眉黛”,不仅形容了蜡梅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独特魅力。

“暗中待。枝上无数蜂黄,东园正挑菜。”在暗夜的掩护下,蜡梅等待着蜜蜂的来访,它们在枝头忙碌地采集花蜜,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了一抹生机。同时,诗中提到“东园正挑菜”,暗示了人们开始忙碌于春耕,与蜡梅的绽放形成了和谐共生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

最后,“唤起幽禽,相忆岭云外。”诗人通过“唤起幽禽”这一细节,表达了蜡梅吸引着远处山岭之上的鸟儿前来欣赏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相忆岭云外”则蕴含了对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远。

“总然炉火无温,屏花如睡,岁华换、春光长在。”尽管炉火可能不够温暖,屏风上的花朵似乎也在沉睡,但岁月更迭,春天的光芒永远存在。这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信念。

综上所述,《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盆中蜡梅在春深时节绽放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融入了对生命、自然、时间等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行遍上东门外路。隔岸垂杨,不系班骓住。

草长莺飞三月暮。无边春色抛人去。

已是倾城休再顾。迢递高丘,遗褋今无女。

往日呢喃梁上语。定巢燕子知何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冉冉游蜂穿户牖。日影移砖,绿树笼清昼。

几度花开花落后。镜中不见微波皱。

昨夜小池风雨骤。短梦惊鸳,泪战新荷瘦。

独倚危阑重负手。柔肠欲断君知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猩色屏风青玉案。照夜珠光,隔座分明见。

镜里朱颜应未变。岁星还逐金床转。

消息石榴红欲绽。冷暖君恩,一霎思量遍。

陌上不辞歌缓缓。熏风先入蘼芜院。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展尽秋云罗样薄。相望银河,微步凌波弱。

输与东颦容易学。姮娥真个偷灵药。

梦入犀帷啼笑各。月上花梢,不记黄昏约。

呼酒回灯歌十索。空枝惊起南飞鹊。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