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边树

此树移根几许年,即看沙溜漱涓涓。

生成拱把知何用,纵作条枚不值钱。

渔父伐竿寻短橛,儿童掠马望高颠。

无人消得閒风景,借与山房荫画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岁月变迁的树,它在岸边静静地生长,见证着流水的流逝和时间的更迭。诗人以“此树移根几许年”开篇,巧妙地将树的生长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暗示了树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永恒对比。

接着,“即看沙溜漱涓涓”,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流水轻轻拍打岸边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衬出树的静默与坚韧。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生成拱把知何用,纵作条枚不值钱。”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树木价值的思考。树木虽小,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作为支撑、遮阴还是其他用途,它们都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在物质价值上,它们可能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这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渔父伐竿寻短橛,儿童掠马望高颠。”这两句通过渔父和儿童的行为,进一步展现了树木在不同人群生活中的角色。渔父可能利用树干制作鱼竿,而儿童则可能在树下玩耍,这些场景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体现了树木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最后,“无人消得閒风景,借与山房荫画船。”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与利用。在无人欣赏的自然风光中,树木的存在为山房提供了遮阴,也为画船提供了一处避风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岸边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珍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移舟扫叶

才见河流漫石矶,偏嫌黄叶点苔衣。

轻移舵尾旋开阵,转过风前又合围。

波面捎来云叠叠,长空掠处羽飞飞。

林园镇日閒相闹,陡觉秋霜气力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先室生辰有荐

可道香魂梦未醒,凭将杯酒话年龄。

帐前烛影难成焰,案上炉烟不断青。

蛛网拂檐斜入闼,花阴笼日澹移棂。

夜分无限相思恨,谁报潘郎鬓欲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余方营剩溪梁子鱼携诗过访喜而有赠

园庐小结傍林梢,蔓草荒丛土一坳。

性似鱼蛮贪剩水,居同燕子岁营巢。

非村非郭聊依隐,为白为玄总任嘲。

闭户以来无胜事,凭君携韵到衡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何文起将营西山别业拉余往观因而有赋(其一)

城里住山独擅奇,买山还订住山期。

白云窥户知新主,黄鸟投林借旧枝。

废井觇泉荷锸往,荒阶种石带苔移。

镌厓未暇穷幽胜,一为烟霞洗俗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