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受到朝廷恩赐后,回访郡府并受到隆重接待的情景。首句“拜赐才沾雨露香”,以“雨露”比喻朝廷的恩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接着,“又惊盛典出黄堂”,“黄堂”通常指官署,这里暗示郡府为迎接诗人而举办盛大的宴会,表现出郡府对诗人的尊重与欢迎。
“鸣驺合遝迂千骑,坐席雍容累百觞”,描绘了宴会的盛大场面,鸣驺(官府的仪仗)和众多宾客汇聚一堂,宴会中充满了雍容华贵的气氛,宾主尽欢,觥筹交错。这不仅展现了郡府的慷慨与热情,也体现了诗人受到的礼遇之高。
“他日同乡修故事,不才终古被馀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同乡共叙旧情的期待,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虽不才,但因受到这次盛宴的影响,将永远铭记这份荣耀。这种谦逊的态度,更显其人格魅力。
最后,“承宣得意逢明牧,诸彦能无共激扬”,点明了诗人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是因为遇到了明理开明的郡守,以及众多才华横溢的同僚。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受到朝廷恩赐后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在地方官府受到的尊崇与礼遇,同时流露出谦逊与感恩的心态,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