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岭北省郎中苏子宁

河朔多奇士,栾城有令孙。

策名游宦海,衍庆出儒门。

两府推曹掾,群公听讨论。

天池鹏远击,云路鹤高鶱。

腾达初云迈,驰驱岂惮烦。

河汾一白简,江浙两华轩。

吏牍机权密,官联体统尊。

流亡藉安集,诖误得平反。

材器楩楠耸,胸襟云梦吞。

北藩曾入幕,南国复攀辕。

夙望存台阁,声能著塞垣。

芸编严子训,芝检答亲恩。

显达逢昭代,荒凉忆故园。

脩程车骋辙,厚福水流源。

政抚青霄立,俄瞻素旆翻。

佳城俨新市,搔首赋招魂。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代宋褧的挽诗《挽岭北省郎中苏子宁》表达了对已故岭北省郎中苏子宁的深深哀悼和对其生平事迹的赞扬。诗人首先称赞苏子宁出身名门,才智出众,仕途显赫,从儒门出仕,两府推重,群臣尊重。他的官职显要,处理政务精细,公正无私,既能安抚流亡百姓,又能纠正冤假错案。诗人还提及苏子宁的才情如楩楠般高耸,胸怀宽广,曾在各地担任重要职务,深受朝廷倚重。

诗中提到苏子宁在北方任职的经历,以及他对南方的怀念,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故乡的深情。他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不幸早逝,让诗人感到痛惜。挽歌最后以对苏子宁墓地的描绘和招魂之辞结束,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思和对亡者永恒的纪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苏子宁高尚人格和业绩的敬仰。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送杨惟肖

浩浩岷江水,循循蜀郡人。

山川赋清淑,弦诵袭真淳。

毓秀年华盛,□□学业新。

金钟悬彩簴,玉树照青春。

翰墨资耆旧,才猷怨隐沦。

前时辞下国,指日问通津。

怀土心虽切,观光气遂振。

鲸鱼腾碧海,鸷鸟击苍旻。

识鉴滋无愧,因依得可亲。

吾侪陪客次,汝伯实儒珍。

促席襟期密,知音笑语频。

悲歌忘宇宙,慷慨惜风尘。

爱尔情俱似,而今意愈真。

閒门车马集,奥室简编陈。

会合时难久,渐摩德有邻。

三年曾刻楮,一旦忽思莼。

自分燕椎钝,深惭越女矉。

赠言申缱绻,别酒话酸辛。

时世文明日,诗书少壮身。

重来偕计吏,何用苦伤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同年小集探策赋诗得天字

仁庙尊儒术,嘉猷匹古先。

丕承由列圣,大比涉三年。

拣拔归陶冶,招徕际幅员。

文星明似月,公道直如弦。

世运逢熙洽,吾侪属引延。

两班延虎拜,多士出胪传。

恩重冠裳赐,衔清馆阁联。

绿章趋画阙,华服曳春筵。

载酒芳坰外,闻歌小海边。

欢娱能几日,去住不同天。

文省摛辞丽,容台执礼虔。

四门崇教育,庶府杂周旋。

桂玉悲妻子,尘埃厌市廛。

缅思州县职,恒畏简书愆。

苦乐宁非分,升沉各有缘。

云随风力断,萍逐浪花牵。

几听宫莺啭,频惊海月圆。

重来情翕翕,复会语绵绵。

问梦观青鬓,遨嬉驻彩鞯。

但思倾玉斝,那复计金钱。

发兴分奇韵,抒怀托短篇。

勤劳有王事,□□□诸贤。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祁真人所居云州金阁山有异香

真人持玉节,高居坐广霞。

风度三山杳,香闻数里赊。

氤氲翠羽盖,旖旎斑麟车。

无缘访玄迹,应赴蔡经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姚子中参政江浙行省

文学蜚腾早,中朝践履多。

嘉谋思妥帖,直道忍媕婀。

物议和□□,钧陶□岳峨。

凤池春入幕,象魏晓鸣珂。

蕴藉登醇酒,辉光厉太阿。

久劳裨国政,暂出省民疴。

眷注恩何厚,操持行不颇。

牙旌辞紫禁,鹢舫下黄河。

竹树供图画,江湖入咏歌。

金山访兰若,赤岸击牂牁。

馆传虽丰饰,登临得几何。

自公方变鲁,视事肯随酂。

保障逾闽海,征财及茗鹾。

民居散鸿雁,水患助蛟鼍。

恤匮施仁泽,搜贤置礼罗。

赠言徒感激,报政敢蹉跎。

去国时宁久,辞乡语渐讹。

殊方善调御,趣召鬓双皤。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