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板桥玩月二首(其二)

歌吹喧今夕,乘潮打桨频。

独邀千里月,来唤六朝人。

风露寒入许,江山迹已陈。

板桥桥下水,呜咽总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五夜晚在板桥边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歌吹喧今夕”,以热闹的音乐和欢声笑语渲染出节日的氛围,暗示这是一个欢乐的夜晚。接着“乘潮打桨频”,通过乘船赏月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畅游江面的愉悦心情。

“独邀千里月”一句,巧妙地将诗人邀请月亮的主观感受与实际景象相结合,赋予月亮以人格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深深喜爱和向往。“来唤六朝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仿佛月光能穿越时空,唤起历史人物的回忆,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连接古今的意境。

“风露寒入许”,描绘了夜晚的凉意,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江山迹已陈”,则在感慨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江山易改、人事已非的沧桑感。

最后,“板桥桥下水,呜咽总伤神”两句,以水声的哀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赏月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深沉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0)

章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门

孤峭摩空碧,登临欲振襟。

先天开一线,特地拔千寻。

冷翠逼衣湿,飞泉带雨淋。

仙踪何处觅,洞口白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由石门登三茅峰遇雨

洞户何年闭,登临亦快哉。

危崖当地出,急雨蔽天来。

远景昏如雾,飞流响似雷。

茅庵且小憩,前路滑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己巳三月十四雨后知鱼槛玩月

松顶响飞瀑,晚寒生画屏。

屧痕黏藓碧,鬓影堕烟青。

月碎鹤摇竹,雨香鱼闯萍。

倚阑人不见,遥听玉珑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寄畅园亭

曲蹬拨云上,诸峰拱一亭。

松声作竿籁,石气有仙灵。

衣冷逼深翠,泉幽飞古青。

便思凌绝顶,举手摘寒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