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其一)

昨见满园丰,今朝尽秃丛。

花枯疑带雪,叶老那禁风。

送酒羞陶令,登台恼杜公。

何当逢泰运,苗秀日菁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从繁茂到凋零的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首句“昨见满园丰,今朝尽秃丛”以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昨日还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今日却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接着,“花枯疑带雪,叶老那禁风”进一步渲染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凄凉景象,仿佛枯萎的花朵上覆盖着一层假想的白雪,而老叶则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

“送酒羞陶令,登台恼杜公”两句运用典故,借用了古代文人与菊花相关的典故,表达了对菊花品格的赞美。这里提到的“陶令”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他喜爱饮酒赏菊;“杜公”则是唐代诗人杜甫,他有《登高》等作品,常以菊花为题。这两句诗通过想象陶令和杜公面对此景时的反应,表达了对菊花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

最后,“何当逢泰运,苗秀日菁葱”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希望在国泰民安之时,菊花能够再次展现出勃勃生机,寓意着社会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由盛转衰的描绘,以及对古人典故的巧妙引用,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收录诗词(98)

黄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菊(其二)

为爱篱边菊,霜飞独立时。

柱残犹恋蒂,香剩不沾枝。

孤韵馀蟾影,贞□有晚□。

□身荒径侧,潜养待春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归□□□李□襟□家扇头

不信清□□□□,忽□归骑□江隈。

行看云步同流水,坐对蜗文上□苔。

□□岂如班舞乐,奇花不傍短篱栽。

欲知六月非长息,暮听春雷复急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某邑令(其一)

日里棠阴满,三春香雾浓。

花明侵县郭,雉静绕山钟。

□获村村足,弦歌处处同。

有怀歌适馆,无计达宸聪。

形式: 五言律诗

寿某邑令(其二)

□□□□□,真人岳降初。

风和琴自韵,日丽锦频舒。

□□云中鹤,惊看阙下凫。

瀛州春色满,身世在蓬壶。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