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六)

文殊虽令善财采药,佛病祖病,未曾医著。

灵隐病亦无,药亦无,赵州东壁挂葫芦。

形式: 偈颂

翻译

文殊菩萨虽然命令善财童子去采药
无论是佛陀自身的疾病,还是祖师的病痛,都没有被治愈过。

注释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令:命令。
善财:佛教中的弟子名,象征着修行者。
采药:寻找或采集药材,可能象征寻求佛法。
佛病:佛教中指精神上的病苦,如对生死的困惑。
祖病:祖师的病痛,可能指佛法上的难题。
未曾医著:从未被治愈。
灵隐:地名,在杭州,此处代指高僧。
病亦无:没有疾病。
药亦无:也没有药物(可能指佛法无药可治)。
赵州东壁:赵州禅师(从谂禅师)的住所,以其壁上的故事著名。
挂葫芦:悬挂葫芦,是赵州禅师的一个著名公案,表示空无一物。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普度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法见解。"文殊虽令善财采药",文殊菩萨虽然指示善财童子去寻找药材,但这里的"药"并非指物理的药物,而是象征着世间万法或修行之道。"佛病祖病,未曾医著",暗示了佛法中的无我与空性,疾病(烦恼)无法通过外在的治疗来消除,唯有自悟自解。

"灵隐病亦无,药亦无"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使在著名的灵隐寺,疾病的概念也不存在,因为真正的解脱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治疗或物质。"赵州东壁挂葫芦",则引用了赵州和尚的典故,他常以简单的事物如挂在墙上的葫芦来寓意空无和智慧,这里暗喻修行者应如赵州和尚般,内心清净,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心病还须心药医,以及放下执着、追求内在解脱的思想。

收录诗词(182)

释普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八)

今朝七月十五,衲僧拄杖起舞。

头顶西天,脚踏东土。游历百城,不移寸步。

阿呵呵,白云绽处青山露。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七)

古镜无光,当台自照。森罗绝影,觌面难逃。

行不言之令,坐致太平。赞无为之化,六国晏清。

天高地厚,水绿山青。山青青,水泠泠。

湘西古渡夕阳明,岳足当檐开画屏。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六)

今朝五月五,诸方尽鸣鼓。

不说药病相治,便说书符咒士。

金山伎俩既无,未免别行一路。日轮当午。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八)

正觉山前,明星皎皎。

夜半打失鼻孔,将谓一了便了。

中竺看来,有些短处,不说也好。开得眼来天大哓。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