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再咏芙蓉》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首句“一夕西风一度开”,描绘了秋风一起,芙蓉花便次第开放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西风”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而“一度开”则强调了花开的瞬间与短暂之美。
接着,“不须人力为栽培”,诗人赞美了芙蓉花的自然生长,无需人为的培育就能绽放,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自主性和生命力的强大。这种自然生长的过程,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生命自由状态的向往。
“化工何事存芽蘖,长与炎荒作瘴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思考。诗人将“化工”比喻为大自然的造物主,提出疑问:为何在炎热荒凉之地,仍然留存着生命的芽蘖,它们成为了瘴气的媒介?这里蕴含了对生命在极端环境中的顽强生存力的赞叹,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与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力量的感慨。在诗人笔下,芙蓉花不仅是自然界的一抹色彩,更是生命不息、自然法则的象征,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自然规律的探索与思考。